第403~404节 方族、公卿、异端(2 / 7)
而这,就是“王侯将相,皆有种”。
赵君宗之前威慑的是世界碑,招致仙上的驱逐及禁入,而“方族”却并没有介入。反之,他欺诈方族,世界碑、仙上同样无视。
但他欺诈的都是聚落,若是“封邑”,则必然有幕府存在,就算只是士的幕府,也是会悍然出击的。
而一旦激怒“王”,且不提是什么层次,单是“王”能够召集所有“诸侯”,不计其数“幕府”集结,赵君宗也是要避一避的。
但“方族”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其消耗的是“士气”,“士气”并不是能量,“方族”固然是兵潮层次,却没有意志篇章。
所谓的意勇也不是士气制造出来的,而是民与庶的,这就意味着,若是需要更多的民庶,就要不断进行“战争与祭祀”。
战争可以掠夺对方的民庶,也可要求“公卿”支付赎金,无法支付赎金的“公卿”,就沦为附庸,为战胜者效力,直到赚够赎金为止,或者得到释放。
“祭祀”则是获得“昊”的降临,诞生更多的公卿民庶。
“封邑”就是幕府,幕府真正的位置是在虚暗,也就意味着很难找到,有种的“方族”交流。
这也是赵君宗游历数百个世界,从未与“方族”有过接触的原因,或许他经过的地方存在“方族”,但他感知不到,也无法进入“封吧”。
而他所欺诈的“聚落”,虽然也是“方族”,却都是战败者。
战败的公卿在交不出赎金后,成为附庸,冲在战争前线,也就是“炮灰”,而由于“封邑”中没有民庶,“封邑”经不起几次战争消耗。
最终,“封邑”被攻破,瓜分,公卿除了尘缘外,一无所有,也就是失去了“昊种”。反倒是民庶就算战败被俘,也依然能被战胜者招募,
失去“昊种”的被统称“野方”,“野方”们拥有谱牒、意识,操着流利的“楔语”,但其实“方族”绝大部分都是文盲。
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楔语”,完全就是“昊种”的原因,尽管最后失去,但意识、尘缘并没有溃散,所有知识、信息都完整保留着。
野方们聚集在一起就是想恢复“封邑”,他们需要大量的祭祀“昊方”的贡品,一旦祭祀成功,“昊种”降临,他们就会可掠夺“昊种”。
这也是野方们为何都颇有些储备的原因,也是为何总是有野方上了赵君宗的当,“髓”类资源是不可缺的贡品之一。
游历太上诸界的危险之一,就是不知自己闯入的地域,是否存在“封邑”,而若是有“王”的存在,大概率会闯入“王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