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一群庸才误后蜀(2 / 2)
抵挡住东路军就成了后蜀小朝廷最后的希望。东路大军在刘光义的带领下,先去攻打巫山上的袁德宏,曹彬领兵埋伏在江边,准备蜀军水师上岸,就趁机夺取战船。
在领兵数量的问题上,刘光义和曹彬发生了点小争执。曹彬以为巫山地势复杂,又有大将袁德宏坐镇指挥,所以主张分给刘光义两万兵马。而刘光义认为曹彬不仅要夺取战船,还要打败蜀军水师,任务更加艰巨理所当然地要多带些兵马。
最终,两位品德优秀的战友在相互推让中决定曹彬、刘光义将三万人马一人一半。刘光义率先领军出发了,出发前他把大小将领都召到身边咐道:“山中蜀军营赛虽多,但最关键的就是巫山赛,袁德宏就在那里。所以,我们要专攻巫山寨。只要我们一攻巫山察,其他军察的蜀兵就会立即赶来支援。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巫山寨一带与蜀军痛痛快快地大打一场了!”
东路大军的监军曹彬带领一万五千人马一亮相,蜀军水师就四散逃窜,因为他们看见有一支宋军像闪电一般地扑向了江边。蜀军水师官兵惊慌地大叫道:“不好了!宋军断了我们的后路了!”上了岸的蜀军水师顿时大乱。这些蜀军本来就没什么斗志,阵脚一乱就更加无心恋战。曹彬领着宋军一冲蜀军就立即溃散了。
曹彬大叫道:“弟兄们,追上去!不能让他们逃掉!”曹彬率军追杀了很长一段时间,斩杀六千多蜀军。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他们缴获了二百多艘大战船以及战船上的粮食。战斗刚一结,曹彬就准备率军去支援刘光义。这时一手下跑来报告,说是刘光义已经打下巫山,活捉敌军指挥官袁德宏。
东路大军在刘光义的带领下行军速度太快了,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就从巫山打到了重庆夔州附近,这里是一个非常险要的关隘,是入川的必经之路。当时驻守夔州的宁江节度使高彦俦是后蜀名将。高彦俦连忙召集监军武守谦、罗等人开会,说:“宋军刚刚打完,又不顾一切地跑到这里,一定非常疲惫!如果我们主动地出击,一定能趁宋军立足未稳之际一举将其击溃!”
高彦俦的话本身并没有错,巫山距离夔州近百里,道路非常崎岖还要翻越几座小山。宋军在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内就差不多走完了全程,疲惫的程度可想而知,夔州城内的蜀军却一直在养精蓄锐,以养精蓄锐之师迎击疲惫不堪之旅,岂不是稳操胜券?
高彦俦低估了宋军的士气,也高估了蜀军的战斗力,宋军虽然舟车劳顿,但是士气高昂;蜀军虽然以逸待劳,但战斗力实在太弱。高彦俦立即下令:着监军武守谦率两万蜀军出城迎击宋军。显然,高彦俦是志在必得,两万蜀军出城后,城内只剩下两千左右蜀军。
高彦俦最大的失策,恐怕还是不了解那武守谦的为人,武守谦虽然长着一副孔武有力的身躯,可是实际上却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
武守谦领着两万蜀军大模大样地开出夔州城后不久,就和刘光义率领的先头部队撞上了,刘光义迅速领着这支风尘仆仆的军队向东北方向逃去,武守谦当即下令:“追!”武守谦大笑着对左右说:“高大人说得没错,宋军果然疲惫,不敢应战!”
于是刘光义的先头部队在前面跑,武守谦带着两万蜀军在后面追。一直追到了一个叫“猪头铺”的地方,刘光义带领的宋军跑不动了,武守谦一声令下:“扑上去,活捉刘光义!”
当时正是黄昏,在夕阳笼罩下,两万蜀军呈扇形向刘光义带领的数千先头部队围了过去。只是面对蜀军的已经不再只有刘光义的数千先头部队,刘光义的全部主力部队已在这里恭候多时了。
刘光义很聪明,他先带着数千军队急急地开到夔州,给高彦俦造成一种错觉,然后又急急逃回来和主力部队汇合,虽然那数千宋军被武守谦追得差不多要跑折了腿,但是自己的主力部队却在猪头铺获得了一段十分宝贵的喘息时间。武守谦的兵马数量比刘光义略多,但蜀军三十年的和平让部队综合战斗力降低不少,刚与刘光义的主力交上手,就有不少蜀军官兵在盘算着如何逃跑,结果蜀军大败。
武守谦带着两万兵马追击刘光义之后,曹彬带着另一半东路大军赶到夔州城下,当夔州南城门被宋军撞开的时候,高彦俦正站在西边的城墙上绝望地对身边的罗济道:“完了!夔州完了…”罗济劝道:“大人,城外的宋军围得并不紧,下官有一匹快马,大人可以骑着驰回成都!”高彦俦摇头道:“夔州一失,宋军便可以长驱直入成都,纵然皇上不杀我,我又有何面目去见皇上?”罗济又劝道:“下官斗胆进言,大人可以归顺大宋…”高彦俦又摇头道:“我全家老小上百口尽在成都,我一人怎能苟且偷生?”见罗济还要劝,高彦俦说道:“你别管我了,自顾逃命去吧!”于是高彦俦在城头举火自焚。
刘光义在曹彬安排的欢迎仪式上高高兴兴进城了,我们经常说英雄惜英雄,刘光义很钦佩高彦俦这种忠诚和慷慨就义的精神,进城后在火堆里面找到了高彦俦的遗体,虽然已经烧得面目全非了,依然用隆重的礼节安葬了高彦俦。
东路大军在西进成都的路上,沿途各州的刺史,一律举白旗投降了,在王全斌率领的北路大军和刘光义率领的东路大军会师成都城下的时候,孟昶无奈之下只好同意投降,让李昊起草降表,李昊写降表可谓是经验十足的,前蜀灭亡的时候,降表就是李昊写的,这次估计不用太费事,改几个字就成了。后来老百姓在夜里送给他一块“世修降表李家”的匾额,当时传为笑谈。
从大宋军队发兵到孟昶投降,前后正好六十六天,真可谓“六六大顺”。孟知祥、孟昶父子苦心经营32年的后蜀,赵匡胤仅用了六十六天就到手了。
赵匡胤消灭后蜀之后,一下子增加了四十六个州,两百四十个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孟昶投降没几天,巴蜀竟然爆发了一场大动乱,而且一乱就乱了两年,这场叛乱究竟是怎么产生的?最终又是怎样平复的?我们下章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