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南巡与北巡(3)(1 / 2)
躲过火灾一劫,明朝南巡车驾开始一路顺风,沿途平安。
二月二十九日,抵达新乡炕村,郑王朱厚烷郊迎。
三月初三,过姚店,饥民跪号,朱厚熜见此情形,才有了后来“上为之动容,传发银二万两备赈”“活得万人之命否?上之盛德若此,以灾伤,免顺天、永平,保定、河间诸州卫所税粮有差”等关心民生的赈灾正策。
三月十日,南巡车驾到达钟祥丰乐驿,家乡官吏师生与“群民迎者,扶老携幼相属于道”,让朱厚熜大受感动。
三月十二日,车驾终于抵达南巡目的地——承天府。朱厚熜随即下令“誓戒群臣、致斋三日”。但心情迫切的他于次日便与群臣拜谒显陵,并骑玉驎飞御马登陵山。
见崇冈隐起,如龙游凤跃,朱厚熜觉得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块吉地,(京城大峪山比不了这里。暗想自己登基或与父亲葬在这风水宝地有关,“陵气不可泄”是有道理的。于是,朱厚熜取消了迁陵的想法,即兴诗一首《初谒纯德山喜而自得》。
拿定主意,登纯德山的第二天,朱厚熜就下诏增建显陵围墙,确定与兴建显陵玄宫的“图式”,还用“瑶台”把新、旧宝城前后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显陵独有的一陵二冢特色格局。
三月十六日,朱厚熜根据礼部的安排,在龙飞殿举行隆重的大享上帝之礼,以皇考配祭,又遍祭社稷及境内的山川、河渎等自然之神。还赶赴显陵祭告皇考,到祾恩殿行三献礼。
随后,朱厚熜对南巡随行官员论功行赏,随行百官各个欢喜,自己老胳膊老腿一路跟随,总算见到了回报。
礼部尚书严嵩借此时机,揣摩皇帝的心思,建议朱厚熜在承天接受群臣表贺。承天府是朱厚熜的故乡,拜谒完显陵,在这里接受表贺,更能彰显皇帝的尊荣和以孝治国的名声,满足其衣锦还乡的情结。
朱厚熜对此心里虽高兴,但“偶像包袱”要矜持,此事操办还得经内阁之手。
作为“议礼”起家的夏言,嘉靖十八年(1539年,顺利成为内阁首辅。按理说夏言不该装糊涂,可这时他却没能洞悉嘉靖帝的心意。夏言从礼制和现实的角度出发,认为回京后再表贺为宜,但严嵩坚持提议在承天表贺,并强调礼仪可由天子确定。从此,夏言在嘉靖帝心中种下了不满的种子。
后来,朱厚熜南巡返京后到大峪山查看陵工,夏言因没能及时进呈居守敕,朱厚熜认为这是由于其自傲和懈怠,并对夏言南巡时的表现提出批判“昨扈从南巡,偶以疾昏迷”,指出他不尽心供职已非首次,命夏言归还自己恩赏给他的手敕。虽然嘉靖帝后来收回了成命,但对夏言已有了负面看法,这更是为他最终的失势埋下了伏笔。
一直以做事“秉公无私”示人的严嵩,在表贺之事争论后,随即向夏言赔不是。处在仕途巅峰,获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阶勋的夏言心胸宽广,并未将这件小事放在心里。
只是夏言没想到的是,严嵩通过巴结、贿赂等手段,已和陆炳、陶仲文两人串联,一张针对夏言的大网早已悄然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