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皇帝载入史书的话(1 / 5)
盐业关系民生,所以历朝历代都是管控经营。
管控的理由是为了老百姓好,怕老百姓吃不上盐,朱高煦当然只能笑笑了,那咱们也要为老百姓好,不能让老百姓吃不上盐。
所以他也是大费周章,定了很多新规。
此时大明的盐田,主要有福建,广东,浙江、山东沿海等地盐场,还有云南,四川等地的盐矿,当然,海边盐场还是主要食盐来源。
除了朝廷自留的百分之十,朱高煦把余下各省的盐场也好,进行拍卖后,责令盐商不得有掺沙子,市面上卖价定为每斤八文,至于各盐场出厂价,那朝廷是不管的。
洪武到永乐初,民间售价基本在六七文左右,现在定为八文,也不管出厂价,就是保证盐场主的利益,同时让百姓也承受的起,但如果出厂价太高,地方商人不愿意拿,你盐场主要到处开店铺,也是件麻烦事。
除了保证价格,还要保证产量,各省盐场都有规定的最少产量,要他们按时投入市场,保障民需。
当然,以前海边很多农户或自己弄盐搞走私,但以前这事需要各地巡检司去查处,现在不用官府出面,当地正规盐场老板就不能放过这些走私私盐的。
这种让群众对付群众的方式,可以大大省却官府精力。
以后个人走私弄盐会变的极难。
从朱高煦的经验来看,朝廷想干好一件事,首先要让利于民,你不能想着和办事的商人去争利。
商人有的赚,才愿意干这件事。
其次朝廷一定要做好监督,商人干的不好,就处罚,治罪,干的好,就要奖赏,这样才能形成有益的循环。
然,历朝历代以来,最大的问题,还是监督。
别说商人有多坏这种废话,中国老话叫‘无商不奸’,这话就是废话。
只要你制度上去了,再奸的商人也得老老实实办事。
东本国商人不奸吗?只要监督到位,处罚严重,你看他们敢耍奸吗?
大明这么多奸商,就是监督不到位,处罚不够重,简单来说,朝廷官员不干事,因为对他们来说,升官发财最重要。
朱高煦认为,做为皇帝,干好自己的本职,抓好官员的监督问题,做什么都会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