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宋朝怎么封的宗室?(2 / 6)
夏原吉说的是永乐大典的事。
朱棣即位后,为整理知识,令解缙等人修书。编撰宗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过程召集147人,首次成书于永乐二年(公元144年,初名《文献大成》;朱棣过目后认为“所纂尚多未备”,不甚满意。
永乐三年(145年,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解缙、礼部尚书郑赐监修以及刘季篪等人重修,动用朝野上下共2169人编写。
组织设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等职,负责各方面工作。蒋用文、赵同友各为正副总裁,陈济为都总裁,参用南京文渊阁的全部藏书。
原历史是在永乐五年(公元147年定稿进呈,朱棣看了十分满意,亲自为序,并命名为《永乐大典》,清抄至永乐六年(公元148年冬天才正式成书。据《进永乐大典表》称,全书缮写成22877卷,目录6卷,成书1195册。《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由于人员数量过多,已经无法统计了。
现在因为讨逆战,147年正是双方在湖广决战的时侯。
打到朱高煦进京前两个月,正好完成,还没来的及给朱棣看。
朱高煦进京后,这事也没人提,永乐大典还放在礼部。
但是参与修纂的一两千人都在等着安排俸禄呢。
原本这些人是一月一支,但朱高煦进京后,户部就给他们停支俸禄了。
现在已经欠了他们大半年的俸禄,当然,后面好几个月都是闲着没事干。
但朝廷欠俸不给,总是不对,有人就闹到户部。
夏原吉知道这书礼部不敢提,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来找皇帝,一是问这书还修不修,二是这钱,给不给?
朱高煦心想还有这种好事?
那我就不客气了?洪熙大典就成了?
至于俸禄,也不是很多,朱高煦又是大气的人,当然照支。
夏原吉听的暗暗摇头,皇帝花钱真是大手脚。
这些人大半年没修了,其实可以少付很多。
不过夏原吉这次没有据理力争,大概也觉的这些人挺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