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以前不是皇帝,所以说话不算数(2 / 5)
朱棣这时看向侯显:“宣郑和。”
侯显出去不一会,郑和来到殿内。
郑和看起来憔悴了不少,只因最近这一两个月内,郑和在朱棣的授意下,正进行重要事情的研究。
他先叩见了皇帝,等起来之后,朱棣便问:“郑和,你说说你的意见,这一两个月内,你也花了不少心思。”
黄福不明所以,只能静静听着。
郑和道:“依奴婢来,需要在两到三个地方,兴建更大的船厂。”
郑和的意思,第一,扩建龙江造船厂,第二在福建长乐兴建新的船厂。
此时的朱棣已经为郑和三年后下西洋开始了准备,当然,这会可能他的心思不是在下西洋上,可能只是想建文帝可能从海路逃走,所以想造船找建文帝。
他刚刚登基就想着造船,除了想念建文帝外,也没有什么事能让他这么重视。
经过他和郑和,还有黄福的研究探讨后,和原历史一样,采取了郑和意见,扩建龙江造船厂,兴建长乐造船厂。
其中龙江船厂以原址往南扩建而成,越过秦淮河,直达下保、中保、上报村及三汊河地区,龙江船厂内设提举司、作房、分司、篷厂、指挥举,在造船时实行明确的分工和严格的制度。
《龙江船厂志》记载:“洪武、永乐时,起取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今江苏滨江府县居民四百余户,来京(即南京造船,隶属提举司,编为四厢。一厢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出船木铁缆匠;三厢出艌匠;四厢出棕篷匠。”
因为要出海,所以郑和宝船的另一建造地点是船队出发港福建长乐。
据《长乐县志》记载:“太平港在县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明永乐间,太监郑和通西洋,造巨船于此,奏改太平港。”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开始轰然运转,朱棣抽调全国工匠和资源,兴建船厂,准备出海。
朱高煦站在殿外,看着等侯召见的文武一个个进去,又一个个出来。
他被排在最后,所以每次看到有人出来,都感觉有点尴尬。
身为皇子,不应该是第一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