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月考(1 / 3)
开学一个半月之后,第一次月考来了。
在考试前一周,班主任韩晓和各个科任老师就开始有意地营造紧张氛围。
早自习的时候,韩晓告诉大家,届时尖子班和普通班的划分,将以本次月考和下一次的期中考试为依据,月考成绩占比4%,期中考试成绩占比6%。
在进行年级大榜排行的时候,学校会统计三份榜单:总榜、理科成绩排行榜和文科成绩排行榜。这等于是说,对于下定决心学理的同学来说,文综成绩其实不重要。
听到这句话,很多同学露出了心领神会的表情,似乎在为不用被地理或者物理折磨而松了一口气。
梁超然和吕依浓则面容平和,对于她们这种成绩靠前的学生来说,学习的原则一直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哪怕总榜成绩与分班无关,但事关学霸的自尊,不能忽视。
明确了分班原则之后,很多同学开始了明目张胆地“摆烂”,比如公然在历史课上掏出让人掉头发的物理习题册。
所以包括王丹丹在内的科任老师,不得不反复强调,“乾坤未定,一定不要提前放弃某个学科,自己把路走窄了。”
其中因为喜欢眯起眼睛看人,而被学生戏称为“聚宝盆”的历史老师刘德平,说得很实在。
“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各位同学和家长都觉得理科比文科重要,起码就业面更宽,毕业后的选择更多。我不否认这一点,我还可以坦诚地告诉大家,我们学校的文理科生比例,一般都是三七开。”
“但学文还是学理,很多时候不是看你想学什么,而是看你能学什么。好多学生觉得把学历史的时间让给数理化,自己就能学好理科,这种想法很荒谬。”
“现在数理化只是讲了很浅层的东西,但应该已经有不少同学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节奏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先不要有什么学科上的倾向,等等看自己的月考成绩和之后的学习情况再做决定。”
他的话术是有效的,很多学生默默把习题册塞进了桌洞,重新拿起了潦草的历史笔记。
月考的时候,姚林的考点被分在了韩启星他们班,他和几个考生站在走廊,看着里面的学生鱼贯走出。
坐在门边上的韩启星始终眉头紧锁,似乎下定决心要“慷慨赴死”。姚林知道他很紧张,于是在他走出来的时候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可以的。”
韩启星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尽管一次要考九科,但学校只安排了一天的考试时间。
上午:语文、数学。
下午:英语、理综。
最容易被忽视的文综,毫不意外地被放在了学生最容易犯困的时候:晚自习。
在初三的时候,每次考前,姚林的心情总是比上坟还要沉重。奇怪的是,此时走进全年级最好的班级,他却心境平和,淡然地看着强调考试纪律的监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