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一山不容二虎(4 / 4)
通过胡陵之战,项梁一跃成为楚国衣钵的唯一继承者。他顺势兼并了东楚的军队,兵力一时多达十万之众,成为了诸多起义军中的佼佼者。
西楚的首席谋士范增向项梁建议,趁着胜利之机立刻召开第二次反秦同盟大会,号召全天下的英豪齐聚薛城共商国是。
刘邦也接到了消息。就在东西楚火并之际,他正忙着第二次攻打丰邑,恰好避开了秦嘉与项梁的龙争虎斗。等刘邦回过神来,发现楚国已经变了天,景驹这个靠山居然说没就没了。在攻打丰邑失利之后,刘邦痛定思痛:个人与其再努力,不如找一个好的靠山。既然项梁比秦嘉更厉害,那我就去抱这个更粗的大腿吧。
然而,刘邦与项梁素未平生,如何才能跟这个当前最有权势的人搭上线呢?这时,刘邦想到了一个中间人,东阳宁君。起初刘邦投靠景驹的时候,曾与东阳宁君在彭城西并肩作战抵抗秦军。那个时候刘邦就感觉到,此人低调而有实力,刘邦便有意识地与他结交。
现在东阳宁君已经归附了项梁,并且据说即将出任上柱国一职。于是刘邦差人带着厚礼,托宁君替自己打点关系。
东阳宁君这哥们挺仗义,他果然在项梁面前力荐刘邦:“我和刘邦以前是同事,虽然他一开始跟景驹混得紧,但在决战的关键时刻,他明辨大是大非,主动站在了我们这边,没有加入秦嘉一方助纣为虐,算得上是英雄壮士!”
宁君的话说的非常巧妙,他将刘邦不在场说成了主动站队。其实刘邦哪里像英雄一样主动革命,他分明就是个宅男,只顾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连东西楚打得火热都不知道。
东阳宁君继续说道:“现在楚国大局已定,未来我们最主要的敌人就是秦国。刘邦这个人能力超群,他在砀县、下邑接连打败秦军,是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您将他收入囊中,他的经验将会在我们日后的抗秦作战中大有用处。”
宁君的引荐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需要聚拢天下人心的项梁,更是在刘邦面前展现出了超出预期的慷慨。项梁不仅接见了刘邦,还答应他的请求,当场拍板借给刘邦五大夫将领十员,兵马五千,帮助他去收复丰邑。
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想到新老大这么慷慨,第一次见面居然如此给面子。历尽波折的刘邦总算借来了救兵,他重振旗鼓第三次向丰邑进发。
看到刘邦那么快又杀回来了,雍齿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个家伙哪里来的底气?
当他得知刘邦引来的是刚刚在争夺楚国正朔之中大获全胜的项梁,雍齿感到这次是凶多吉少了。如果与之作战,那就把自己摆到了楚国的对立面。这样的话,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于是,雍齿连夜向自己的靠山魏国请求救兵。然而魏相周巿的答复令他心寒:“魏国现在面临秦军的压力,自顾不暇,且魏与楚素来交好,希望你以大局为重,不要破坏两国的友谊。”
雍齿虽然硬,但并不傻。他不敢与楚军直接交战,因为他不想被认定为楚国的敌人。雍齿害怕的不是刘邦,而是给予刘邦支持的项梁,那个狐狸背后家伙的才是真老虎。好汉不吃眼前亏,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雍齿果断放弃丰邑,化装出城,连夜逃往魏地。
“我回来了!”
经历了三战丰邑之后,刘邦终于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