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名动少城(2 / 3)
徐渭点点头,走在前面带路。
赵玉皋拿了十几篇诗文去蜀学报投稿,最终只选中了四篇,徐渭惊讶的目瞪口呆,因为蜀学报创刊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年轻人能一次性被蜀学报选中四篇作品的,但赵玉皋却不满足的问负责审稿的前辈:“还请前辈指点迷津,为何会选中这四篇?其他作品有何不足之处?”
“暂未发现有何不足之处!”
“那为何只选这四篇?”
“天底下的好文好诗太多了,我们只会选取部分适合我们报刊核心思想的文章!”
赵玉皋点点头,作揖告退。
接下来几期的蜀学报都刊登了赵玉皋的文章,有两期还是头版头条,一篇是赵玉皋结合在虞安的调查报告,依靠翔实的数据,引经据典,针砭时弊,揭露了当下社会的黑暗,以及官商富贾的贪婪无度,骄奢淫逸,结尾处的一首长诗更是让人拍案叫绝,这是赵玉皋去虞安时路过巫峡有感而发所作。
“游人尽道巫峡崄,年年岁岁有来舟。
但见来游不见归,啼猿空为游人悲。
蜀国于今已瘠土,官商犹自说天府。
舻舳千里阏夔门,赵王公子楚王孙。
穿矿采珠棼跟趾,山灵不渌江神死。
窃得卓财又窃女,婵媛久滞豪华旅。
近肉远丝酣舞筵,襄王一梦三千年。
明月乡心归何处,莺花屡新裘马故……”
在文章中,年纪轻轻的赵玉皋大谈国事,政治方面,他认为国势之所以越来越弱,外因是列强侵略,内因是官吏的迂、缓、疲、怠,“只知利身不顾君,利家不顾国”所致。
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他主张朝廷应当即刻变法改革,改变从前的官员任免制度,第一,应有知人用人之术。选择良吏与知人善任是治政的关键。选吏的标准应以德行忠诚为主,从中择善而任,“善之善者专任之”,“恶之恶者必去之”。
第二,要进行严法治理。用人之后,当继之以法,首先要选好议法和执法的官员。议法者,必深知法律;执法者,必至公至明至平。朝廷制定了法律,就要“执衡以立,不顾天下之议。”
在经济方面,他认为当下的赋税是不公允的,富贾之家拥有大量沃土肥田,却不用承担赋税或只承担少量税收,有少量贫瘠土地的贫户负担却很重,一些贪官污吏,更是巧立名目,大饱私囊,弄得民不聊生,赤地千里,简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