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节 从理论转向记忆(1 / 8)
所有心理学理论,最终都要回归到患者的记忆
否则,永远只是隔靴搔痒
就像一位心理医生总是为患者描述:人的心理跟大自然一样,有起有落就像太阳一样,有朝阳、午日、夕阳
人要顺其自然,不能跟自然对抗
或者用“灵灵玄玄”仙佛似的超脱之语来开导患者的心灵
又或者说:人的意识跟计算机的程序一样,对信息的处理有一套编码、解码规则……
这些解释都是如此的和谐美妙
但更像是一种外在陈述,而非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
因为你的教诲始终是意识的,而意识又是千变万化的,人每天都会接受不同的知识,获得不同的理解
一旦知识发生冲突,则会引发他的强迫对抗意念,失去自主性
也许,人们会搬出一些看似铁定的定律和规律,以此稳定心理疾患者的情绪
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人能保证这些规律是一成不变的最重要的是保证在患者心中是持久和稳定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妙的理论无法引起患者的亲切感
因而具有一种几近生理的排异性
最多只是对传授他理论的人的一种好感和信赖;或者是当成一种消遣,而并未深入内心。
因为他冥冥中似乎知道:自己与生俱来的快乐并不是依靠这些教条式后天教育得来的;也没那么超脱
依我看来:最稳定执久和亲切的观念,不是后天教育所得,反而是在童年时那种接近先天的本能记忆
正如一个普遍的常识: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程度,不是以他学习的医科知识有多丰富,吃的科学药物为重要标准;而是他天生的身体资质
同样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不是以他日后所接受的科学教育有多丰富为标准,而是父母先天赋予给他的记忆的保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