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一个简单而复杂的问题(1 / 6)
在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请读者朋友回答另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
可以说,对于心理疾患者而言,只要能够真正回答出这个问题,他的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个问题就是:如果一位学生,特别渴望考1分;结果总是考不到;非常痛苦和纠结。
如何才能不让他痛苦纠结?
我想,最普遍的回答应该是:降低不切实际的目标,把分数定低一点。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完美,这样渴望考1分,就是苛求完美的表现,是不理智的。
接下来,可能会举出成百上千种论据和事实,来证明世间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
接受不完美才是真理。
诚然,这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这种方式适合本身就健康的人,或者虽说心态不太好,但未至患病的人。
但是,真正把完美主义发展到病态的人格,是否还适用这种说教和开导的方式?
且来看看这位学生的转变。
当他听从众人的意见;放弃完美理想;把分数定低;调整心态,转移焦点,确实减轻了以往的纠结。
刚开始,放下这个理想还有强迫自己的意愿。
但到了后来,他渐渐能自然地放下这个理想,而不再有勉强的感觉。
这就正如了大家常说的“习惯就好”,渐渐达到“接纳不完美”的健康心态。
原来放下完美并不是那么难,只是刚开始有点不适;只要以后慢慢转移自己的精力,多做一些实际的、积极的事;明白“不完美”这个道理;就一定能真正放下。
但是,事情并非就此完结。
且来听听这位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心声。
刚开始,他强行说服自己,要求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感觉很勉强、不甘,还伴有强烈地失落。
但是,渐渐地,这种不甘和失落慢慢消失。似乎以往的纠结痛苦已经真正消失。
但是,长久以后,他会发现自己渐渐变得不快乐,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