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三十一岁的开年 。(1 / 3)
又一年的大雪纷纷扬扬地洒在紫禁城的金顶上, 乾清宫地龙的热气在门扉和窗户之间晕开,淡淡的茶香、沉香、龙涎香混合着炭火的味道,构成了冬季的嗅觉记忆。八爷跨进宫门的时候还想, 似乎从他来到这个世界, 每年冬季都能闻到这样熟悉的味道,就好像乾清宫一直锃光瓦亮的屋檐,给人以亘古不变的错觉。
可惜人类并不能像建筑物那样长久。坐在金色的龙椅上的已经彻底是一个老年人了。其实康熙的脉象跟八爷离京前相比并没有差别多少, 只是分开了半年,八爷的记忆又给他上了一层早年记忆的滤镜, 如今滤镜破碎,感觉很是恍惚。皇帝有这么干瘪吗?哦,好像好几年前开始他脸上的皱纹就一天比一天多了, 今年离京前, 他甚至对待朝政都有些力不从心了。
照例说了一些“求皇阿玛保重身体”之类的寒暄话,八爷就被皇帝叫起,还赏了茶和一小碗八宝粥。
相比往常的述职流程, 这次有了两个明显的区别。第一是皇帝开始关心起老八的身体;得到了“儿子一切都好,劳皇阿玛挂念”的回复后, 皇帝的注意力也没有在公事上, 反而问起了八卦事儿。“听说, 你让景君和姚家的小子一起救疫?你这个当阿玛的是怎么想的?”
八爷叹了口气,说出了他深思熟虑的应对:“儿女不会完全照着父母的想法长的。按理儿臣应该让弘晏接手三怀堂的产业和太医署的差事,然而弘晏读医书实在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啊。反而是景君在医术上很有天赋。儿臣能怎么办呢?只能替她谋划。”
“儿女不会照着父母的想法长。”这句话触动到了康熙爷的心事, 他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脸上露出感同身受的惆怅表情,然后看向老八的目光也和煦了一些。“你想让女儿继承产业,就只能在京中招婿。相比满洲大族在京中势大, 还不如从京外的汉人家中找寻,这想法也无可厚非。”
“正如皇阿玛所说,儿臣就是想找老家在京外的青年才俊,这样景君才不至于受婆家掣肘。再就是,景君那孩子是有些喜欢读书习字的,找个跟她志趣相投的才好。”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也难为你能找出姚……”
边上的太监立马提醒皇帝:“姚海。”
“——哦,姚海这么个合适的人物来。”
八爷品出了皇帝隐隐的不悦,连忙低下头去:“只是知道姚家有子,顺道看看,也不是就定下了。姚法祖也乖觉,跟儿臣说一切要看皇上的意思。儿臣亦知晓自己此次逾越了,然儿臣想到昆昆……唉,儿臣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
“子嗣单薄,也是你自找的。”康熙冷哼一声,但看上去已经不生气了。确实如老八所说,他膝下就一个女儿,若是远嫁了,老八夫妻着实可怜。“既然看好了,就早些让人进京读书吧。不放眼皮子底下盯着,长歪了怎么办?”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八爷眼神一亮:“多谢皇阿玛。”这时候也顾不得小闺女的心事了,能让老爷子松口就是大成功啊。
康熙“哼哼”两声,挥挥手示意他退下。“去后头领了你的宝贝闺女就回吧。”
景君在太后的慈宁宫。惠妃、荣妃、宜妃、德妃、良妃等人皆围坐在太后的床榻前。而身量还有不足的景君格格,正从太后娘娘的榻边站起来。“乌库妈妈的脉象,我摸着像是阴虚火旺。但我学得还浅,不敢断言怎么用药。”
太后身边的嬷嬷满脸堆笑:“奴才听格格说的,跟太医说的一样嘞。太医也说是阴虚火旺。”
太后也缓缓笑起来:“老毛病了,只是将养着罢了。今天见了曾孙女,哀家觉得精神还好了不少。”
太后这般说,妃嫔们自然是一叠声地夸赞。小丫头家学渊源,真是不凡,小小年纪就能断脉,再学个几年,又是一个小神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