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张邦杰见闻(3 / 4)
当时张邦杰身边还有不少护卫护持的,如果不是张邦杰见当时征兵的小队武器装备的非常精良,张邦杰都想直接杀出福山县城的。可惜在甲胄步弩的威慑下,一众护卫乖乖的交出了护身兵器,老老实实的进了厢军军营。
还不用进军营,光站在厢军军营门外的张邦杰三观就被刷新了一遍。那高墙围绕的真是军营?不是福山县新修的县城,或者是哪家地主老财的坞堡?
福山县建立厢军军营时,为守护巨风盐场,军营在当时就已经是按大型棱堡的体量在建设了。
张邦杰趁夜摸出去的企图,在见到军营外墙规模后,直接宣告破产。先不说那8米的高墙,张邦杰爬不爬的上去,光城墙之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还有大量城防器械随时有人在看守维护,这样的防守规模,别说张邦杰了,就是中原五绝来了都得跪。
射雕世界的武功到底还是没法和风云世界那些彻底非人的武功比。后期大成的杨过,也只不过是能偷袭一次蒙兀军粮仓而已。射雕世界武功再高,面对弩阵也得歇菜,而牛纯军最不缺的就是弩了。
进了厢军军营后,张邦杰和一众护卫就各自散开了,可能是运气差,也可能是征兵官有意针对,新兵各自分配军营后,没一个护卫和张邦杰分在一个营,有些比较壮硕的护卫,还被调到了当时的栖霞前线厢军军营。
入住军营之后,张邦杰的三观一直刷新到根本停不下来。
新兵入伍第一天,吃的就是细麦做的精面,还配有一大块肥腻的猪肉,上官谓之:迎新面。
要知道这可不是太平盛世的年月,而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张邦杰自家老子张荣不年不节的也吃不上精面,更多的时候还是吃壳都没怎么去的麦饭。由此可见牛纯军伙食的优良。
食物吃完,厢军虽不像正军那样需要整日操练,但在没有生产任务的时候,还是要保持训练强度的。队列队形训练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从古到今不管什么军队都要练的。
新兵熟悉了队列队形以及军规军纪军法之后,进阶训练的杨家枪法才彻底震撼张邦杰一整年。自从杨安儿起兵到李全、杨妙真夫妻纵横齐鲁大地,起码在齐鲁地界,杨家梨花枪那是真真正正的威名远扬,张荣都心心念念的想要学习。
而在牛纯军队伍里,威名远扬的杨家梨花枪法成了烂大街的新兵练枪基本法,张邦杰在张荣的棍棒教育下,武学还是学的很扎实的,张邦杰能看出新兵练的杨家梨花枪是真货,还是高人特修过非常适合行伍的高级货。就此,张邦杰也绝了逃跑的念头,开始安安稳稳的在厢军内学起了梨花枪。
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老话能流传到现代,总是有理由的。
像张邦杰这样,文化高,武功还扎实的人,很快就在厢军每月大比中脱颖而出。不管是步战、马战、还是文化知识课,18岁的张邦杰在厢军单人大比中总能稳稳的拿到第一名,为张邦杰所在的营连续大半年拿下总量4成的肉食。剩下的三个营各自去分那3、2、1成。
连续三个月只能分到一成肉的福山县厢军营指挥使直接急眼了,一纸荐书往上一报,张邦杰就此入了正军营,跟着张邦杰一起进入正军营的还有一批张邦杰同营的“精英”,留下一堆半斤八两的“文盲莽夫”与“文弱书生”菜鸡互啄。
如果让张邦杰评价厢军,张邦杰会认为至少张邦杰所在的福山县厢军称得上是精锐了,未有生产任务时,福山县厢军两日一练。有生产任务时,劳作虽然繁重,但在足量肉食的补充下,那也是在打熬筋骨了。
而且生产任务多少修造弩矢、投石器、进攻与守城器械。亲自打造那么多器械,都不用教的,福山县厢军多多少少都能知道些攻城或者防守时应该注意的要点,更别说厢军每晚必有一场文化课,教授课业。
筋骨强、装备好、后勤充裕、还识文断字,每三日还有一场教授古代战役战略战术战法的课程,张邦杰感觉福山县这军营训练的不是厢军而是军官了。在福山县厢军营完成一年的士兵,起码张邦杰很乐意让那位士兵在自家老子队伍里当一名基层军官。张邦杰相信,自家老子肯定会同意。
进入到牛纯军正军军营后,张邦杰的三观再一次被粉碎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