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来年的春天”(1 / 2)
二海家似乎这一年都不算安宁,农村的说法就是有什么讲究,于是找到资深的算命先生算上了一卦,最终结论是前辈发过什么誓,现在要去还了这个东西,之后也就一番风顺。
既然都看了,爷爷也就说那两弟兄各自出点钱把这个事情了了,毕竟这一年发生的事太多了,实在是不得不相信了。
大伯并没有当场答应,而是告知父亲要回去与大伯娘商量商量,可想而知结果,大伯娘并不同意这个仪式,最终只能二海家独自承受。
可是哪又有钱去买羊来完成这个仪式呢?家里又没有喂得有,关键时刻还得是小舅出手(知会的四哥,也是最小的哥哥,也就是二海的小舅,小舅送来了一头山羊,父亲执意要按照实际的价格计算,只是钱先记账上。
就这样简单的把这个仪式搞完,这之后也算是顺顺利利的。
当年被二爷爷看不上的两头猪,居然破天荒的喂到了四百五十斤,那个圈后面喂啥啥好,喂嘛嘛肯长。
第二年二海已经两岁多了,已经完全会走路了,父亲认为家里面基本可以让母亲操劳了,自己出去务工挣点钱,把债先还了。
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就这样分配,母亲在家带孩子,种点地种点烤烟,烤烟可是这一带最有利的经济作物,二姑爷文昌,三姑爷文才都是烟站的老板,或许能帮自己一把。
父亲也就出门打工了,和自己的亲表哥去的,自己的亲表哥是当老板的,那时候房子被水冲了,出去创业居然成功了,父亲就跟着表叔去做散工,每天是十五块钱还是多少钱一天,年头已久,可能大家都忘得差不多了。
家中一切按照农业的时机开始着,一切做得巴巴适适的,还是天算不如人算,迎来了冰雹,烤烟基本付之一炬,两岁的二海还帮着母亲捡烟叶,就这样东拼西凑的烤了几次。
前面的烟叶到乡上卖得并不是很好,于是母亲决定拖拖关系,活动活动,卖个好价钱,赶紧把外债还了,这样安心一点。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烟站的亲戚根本不买账,当年的烟叶其实到处都不差,最终连面都没有见到,更何况活动什么关系哦,就这样不了了之,还是只能到乡上去处理自己的烟叶。
由于中间没有时间去,基本都压在了后面去的,最后的时候烟站的业务量还不够,只能高价收一批,二海家刚赶上了这一批次,算是买到了好价钱。
二姑爷、三姑爷这时来了口信,让家族里的还没有卖的赶紧送过去,大家都着急忙慌的送去买,二海家一方面没有了,另一方面是不想欠人情。
原来他连管的辖区后面又遇天灾,最终也是没有完成任务,赶紧想着家里的人还有没卖的赶紧弄去,基本也没有啥了,最终还是没有完成指标。
父亲离小舅很近,中秋的时候小舅邀请父亲过去过节,父亲就谈到现在这种点工活累得很,工资还低,想换换工作,小舅也提出建议,让一家子都过去和他们做那种计件的活,这样收入高一点,二海就托付给小舅母,小舅母要带孩子,就一并带了。
父亲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决定过年回去的时候和媳妇商量商量这事,全家人都过去嘛,没有什么挂念,农村种地全看天气,不如出来务工这样可能还好一点,要不了多久就能还清外债,减轻一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