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篇,占据一切优势的袁绍是如何把一副好牌打烂的?(1 / 4)
今天咱们来聊一聊袁绍这个人,他可是东汉末年乱世中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咱们看一下袁绍的家世,话说老袁家在东汉后期可是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四世之中五人位列三公,被称作“四世三公”,就是说他家四辈人里有五个人的官位做到了司空、司徒、太尉这样的大官,被称为“汝南袁氏”,在当时威望极高,袁绍自然也成了当时著名的世家公子哥。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也。高祖父安,为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拥有如此雄厚的资本和家世,袁绍就是个傻子别人也不敢瞧不起啊!而且袁绍和曹操、许攸等人小时候还是好朋友,用现在话说就是发小啊!
\ufffc
再来看看袁绍是怎样的一个人
首先来说袁绍肯定不能是个傻子,而且据记载袁绍的长相非常英俊且气度不凡,虽然是庶出(不是正妻所生,但袁绍深得父亲袁逢和叔父袁隗的喜爱。在汉朝时期如果没有家世背景想要当官真挺难的,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袁绍也是凭借世资,年少为郎。二十岁就做了濮阳县长,不久因母亲去世服丧,又补服父丧三年,前后共六年,服丧期满后袁绍并没有继续为官,而是拒绝了朝廷的辟召隐居在了洛阳。
袁绍之所以隐居是因为他觉得当时的汉朝统治日趋黑暗,宦官专政,为了权利,宦官不断地迫害士大夫和太学生,这些人被称作“党人”。袁绍正是看到了朝廷的黑暗才决定隐居的,不过他在隐居的这段时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虽然表面上袁绍自称是隐居,不妄通宾客,但实际上他暗中却结交党人和天下侠义之士,而且结交的还都是当时的名人名士,如张邈、何颙、许攸等人。张邈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党人,又是汉末“八厨”之一,何颙也是党人,并且与党人的领袖陈藩、李赝关系密切,话说这些人在当时可都是享有盛名的名士啊,而且在当时没点名气的人还真见不到袁绍。
在党锢之祸中,这些人常常私入洛阳和袁绍商议对策,并帮助党人躲灾避祸,而在这些人里面,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曹操,他同样参与到来这场斗争之中,并团结起来反对宦官乱政。袁绍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宦官的注意,中常侍赵忠甚至愤然地警告过袁绍。后来袁绍的叔父袁隗也因此事狠狠的责备过袁绍,但袁绍不为所动。
可见这时候的袁绍虽然没有入朝为官,但一心想着为朝廷出力,想要为匡扶汉室出自己的一份力。可能这样说会有人反对,不过这也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而且袁绍虽然手中暂时没有权利,但并不代表着他不渴望权利,只是在等个机会罢了。
袁绍崛起之路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袁绍等到了机会,这一年,史上著名的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迫于压力,不得已取消了党禁,赦免了天下党人。袁绍这才接受了大将军何进的辟召,何进这个人是汉灵帝皇后同父异母的哥哥,国舅爷啊,身份显贵,统领着左右禁军,可就是这么nb的一个人物却要听从宦官蹇硕的指挥,换作是谁心里能不憋屈呢?
何进心里自然很憋屈,这一点袁绍很清楚,他同样看不惯宦官专政,就想借助何进的力量诛杀宦官。何进也知道袁绍家的背景强大,就想拉拢他。就这样,二人的关系也变得很密切了。期间袁绍多次劝说何进诛杀宦官,但何进始终犹豫不决。而另一边,以蹇硕为首的宦官们也一直在谋划着如何除掉何进,双方明争暗斗,当时谁也奈何不了谁。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蹇硕迫于压力立了刘辩为帝,何皇后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太傅袁隗和大将军何进共同辅政,这也算是外戚与官僚和宦官斗争中的一场胜利。这时候袁绍又通过何进的门客张津劝说他趁机铲除宦官,何进也听进去了,并提拔了二十多人,这些人也都成了何进的心腹。
这件事情也让蹇硕感到了不安,就想要谋杀何进,但被人告发了,何进很生气,派人捕杀了蹇硕,此举也引起了宦官们的不满。何进害怕发生意外,就托病没有参与汉灵帝的丧事。此时袁绍又冒出来说要铲草除根以绝后患,并引用了古时窦武的事迹来劝谏何进,这次何进听是听进去了,却把这件事情向何太后说了,何太后没有同意,何进也就没说什么。由此可见何进是一个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且胆小怕事的人,这倒是和《水浒传》里的林冲性格很像,就是那种不把他逼到绝路上他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的一个人。
袁绍见何进一直犹豫不决,就再一次劝谏他,让他召集四方豪杰猛将,让他们领兵开往京城,对何太后来个兵谏。何进又听从了袁绍的建议,但他召的这个人可是太可怕了,他就是三国报幕员之一的董卓,为什么说他是三国的报幕员呢?因为没有他东汉末年真不一定会有那么乱。
可是还没等聚集足够的力量呢,何进就被宦官给杀死在了嘉德殿前。何进被杀的消息传出后,他的部下立刻领兵攻入皇宫,袁术杀进攻城焚烧青琐门,张让等宦官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出逃。袁绍和叔父袁隗假称奉召诛杀宦官,一时之间皇宫内喊杀四起,没有及时逃出皇宫的宦官几乎全部被袁绍所杀,甚至有些没长胡子的人也被当做是宦官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