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前尘 浮世会(3 / 4)
景琪又是嘿嘿一笑,此番笑得竟似有几分狡狤,“我觉得也是,比如说那个李伯衍,我就觉得很好。太傅觉得呢?”
太傅:……
突然有一种被“算计”了的感觉呢……太傅表面似无奈地点了点头,实则内心欣慰不已,心道,看来小殿下真的长大了。
由王莲血书一案引发的种种案情,已然盖棺定论。霍关山也是没想到,那王裕表面看起来一副谦谦公子的模样,竟是个如此败絮其中之辈,他内心庆幸不已。可令他没想到的是,下朝后,竟有人因此向他道贺,言其女儿慧眼识人,不肯嫁入王尚书府,果真是明智之举
上次他们还热议纷纷地出言讥讽他女儿,说王尚书书香门第之家,被他女儿拒婚或是好事云云……霍关山听罢直觉可笑,随便点点头应付着,内心忍不住对这帮老匹夫好一番鄙夷。
经此一事后,朝中局势微妙起来,议政殿上,太傅,李伯衍与林鹤觉开始时常询问于殿下,对各政事的看法与意见。一经他们引领,“敢问殿下对此事有何看法?”“殿下以为如何?”等类似之问,便逐渐被带起。至此,殿下不再是一个只需要案例参拜,附带着询问意见的称号,而是一个慢慢开始接触朝政的储君。
如此又过了月余,太傅上谏,说殿下到了年纪且已成婚,是时候开始处理朝政为太后分忧了。虽数位大臣都跟着附议,可太后仍以“殿下来宫中时日尚短”为由,推脱说“日后再议”。
太后当然也知道,随着小殿下一天天长大,朝堂上早晚都要有这么一谏,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想起景琪刚进宫时,还只是个看起来软弱,可任凭摆布的女孩子。而今在朝堂,大臣们屡屡问谏时,她已然可以镇定对答,且偶尔还可给出颇让人意外的建议。如此改变,也不过才两年的时间………太后思及此,突觉一阵心惊,莫非她一直都太小看了景琪不成?
于是,当日下朝后,她便私下召见了蒋循。
太后:“哥哥的意思是,肖家在帮琪儿揽权?”
蒋循眯着眼睛,点了点头,“看来之前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那肖琰定是在背后拉拢了殿下,且为了表忠,还递了投名状。”
太后闻言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他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笃定道:“李伯衍的父亲与陈连乃是故交,他本人又受陈连举荐,事事与他同谏倒也是情理之中,可那林鹤觉与二人毫无关联,怎的也处处与其同谏?观他在朝堂上的表现有些蹊跷,我便差人查了查,原来他有一堂弟,曾与肖琰是同窗。故而,我猜测,定是肖琰从中游说于他,令他有意扶持殿下掌权。”
“这个林鹤觉便是肖琰给殿下的投名状。”
太后撑着额头,揉了揉太阳穴,轻叹了一声后才缓缓道:“既如此,那琪儿定是知晓肖琰所为了?可琪儿本是个毫无城府的孩子,当真有夺权之心吗?”
蒋循闻言摇了摇头,无奈地笑了,“太后,深宫之中,巍巍皇权之侧,怎会有人不动心呢?即使她真的无心,也会有人想尽办法唤醒她那颗争权之心。太后可要把握好她,切不可轻视。”
“还有,”他附耳过去,压低声音,“太后需嘱咐殿下早日诞下太子,方可……保皇权稳固。”
“至于肖家……便只能想办法让他们无心干涉朝堂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