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前尘 流疫(1 / 3)
肖崇的三十万大军本都驻扎在凉州,后来李彦通商求和,边塞逐步稳定。为了养兵之便,也为了朝廷每年能更好地招募新兵,当然还可能有陛下为防肖崇拥兵自重而逐渐分散其兵权之策,总之,后来陛下便命肖崇把大军分散于潼关,剑门关和雁门关三处。
虽然陛下确实在分兵之时,趁机在各军之中皆安插了亲信,可军中不比朝堂,不止是靠利益拉拢便易成事的。军中将领多是从肖崇的校场里走出来的,大部分将士都是他“肖家军”,认主的。被刀剑养大的将士只服刀剑,说白了就是你得有本事能镇得住。说是效忠虎符不假,可人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事实上效忠人的更多。
故自古君王没有不怕武将拥兵过重的,但战时又不得不靠武将护国,如此便只能赏之亦惮之,用之亦弃之。
陛下安插的亲信,肖崇怎可能不知,但他没有不臣之心,自然是不怕什么,想监督便让他监督,可想分他兵权?那可不容易。
肖崇作为三军统帅,虽坐镇雁门关居多,但其他两处偶尔也会去巡查,所以三军之城中均设有将军府。
肖琰和霍逸按例也要先去将军府上任,见一见城中的驻军督尉和参将,可他却只在去边塞驻军之地前,命人与凉州都尉知会了一声,便一月未归。那关都尉等了一月,还是未见圣都来的大将军,便坐不住了,干脆带了随从也去了边塞驻军处。
边塞驻军不愧是肖崇亲自带出来的兵,肖崇虽不在,纪律仍是严明有序。一月过去,除了那日听那无名说有几个将士偷食了他的鸡,被肖琰查出来各赏了十军杖小惩大戒之外,再无他事。
那王亭得了他回信,亦再无动静。于是除了每日练兵,真就无事可做,肖琰和霍逸甚至还来了看风景的兴致。
一日午后,二人策马奔去了山野间,远远便看到一派春日漫漫,似漫野铺琉璃。寻一高处俯视绿野竞翠,万翠丛中还夹着片片桃杏粉白。日暮时分,风吹晚霞漫天红絮,云山相交飞鸟嬉戏,一时令人心情舒畅,可抛却初来时的风沙漫天之郁。以至于那关都尉风尘仆仆跑来,请二位将军移居将军府时,二位将军一时竟还有些舍不得。
兵之强弱,系于将帅。将帅之职,不仅要严明军法,更要严明赏罚。有的将士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建功立业,而有的则是迫于生计,尤其是边塞招募来的兵,许多都是因为灾荒年收成不保,需以军饷养家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百姓尚且如此,何况是养来为国卖命的将士?
是以,肖琰自入了将军府,每日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设立更有吸引力的赏罚之策。罚自不必多说,军中一向军令如山,将士们早已深植于心,无需赘加。那便加大赏制,但若如此就需要更多的银子,朝廷拨的银两都是定数,要想再加赏,只能靠自己想办法。
很快,肖琰便修书一封至雁门关,与父亲详禀了自己所想。肖崇看过后,在雁门关的将军府中,笑得像个一百八十斤的孩子,随后大笔一挥,回信给肖琰,“我儿如此心系将士,甚好,都依我儿。若遇不便,均可在军中拿爹的名头立威,爹的名字在夫子那里许无甚用处,但在军中必定好用。”
给了权,让他儿想干嘛干嘛,给了支持,说他儿有后台,方便想干嘛干嘛。这是宠爱吗?这完全是老父亲的溺爱。
如此,肖琰在凉州,便开始了他人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将军生涯。
转眼又是一年。炫赫227年,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一月,太子突发意外,殁于围猎途中。而后,朝中便被争夺太子之位的各位皇子们搅得乌烟瘴气。紧接着,三月的春风没有吹来大地的生机,反而吹来了一场春瘟,炫赫国难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