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吴用的私生子。(2 / 3)
“我小时候农作物亩产量是非常的低,即便是小麦碰到年景好的时候每亩也就在二三百斤,生产队把公粮交完以后,每人也就分100斤左右。
如果遇到年份比较差的时候,也仅仅能分几十斤。
家家户户分了这一点小麦主要是喂家里面的孩子,那个时候家庭的孩子非常多,大人是不舍得吃的!
近10年我们村人口多,再不想方法弄点钱,就得大家一起饿肚子了,所以我们才开了这个榨油作坊!”
叶回舟还想安完榨油机,趁着阿牛的三轮车在,买一些小麦、玉米,既然他们不够吃就算了。
叶回舟把烟拿出来散了一轮烟,吴胜利点上继续发着牢骚说道:
“我们村一亩地使用的化肥能出麦子300多斤,300斤x0.3=90元,秋季玉米400x0.2=80元,除去人工,肥料,种子。
但是我们村人多,一个人大概八分地,交公粮一人40斤x0.3=12元,集体提留,口粮,建校费,其他。
辛苦一年,一个壮年劳力可以挣1500分,每个劳力一年实际只分得95元钱左右。
大概把产出一成五交了公粮……!”
叶回舟觉得吴胜利作为农民的代表,确实有两把刷子,脑袋灵活,至少算账算得清楚。
叶回舟听完他默默地算了一笔账,大夏村的农民如果算上集体提留,建校费,杂费,农民有一半的产出交公了。
还要养活孩子、老婆。
平均预算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大概就是16元左右,一亩地大概纯收入120元左右?
这还是好年景的收入,平时修路,筑堤,挖河,修水库都是公差,当时挣的是公分,可是公分还是分的那人均八分的公分被摊薄后的收入。
实际就是只管饭,没有工钱,只是象征性地自己报工分。
在阿牛的协助下,半大小子总算把小麦跟玉米搬完了,然后阿牛卸车,和半大小子一起把机器抬入毛棚进行安装。
安装的活都是阿牛自己干,不用叶回舟费心,但是调试的活还得叶回舟手把手地叫吴胜利。
临近中午了,榨油机一次性试车成功,旁边的村支书对着半大小子感叹了一句。
“你看看阿牛,过完国庆我同你妈说一声,继续上学!”
然后村支书吴用对着擦完手的叶回舟笑着讲:“中午了叶师傅还有阿牛小兄弟,我婆娘做了一些饭食,一起去吃点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