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 入围(1 / 7)
艺术总监切萨雷新官上任不过两年, 已与主席安东尼奥一起,给戛纳吹入了一股强劲的商业新风。
一月份,他从洛杉矶直飞宁市, 栗山、缇文以及一名随行翻译在机场迎候。
中国导演栗山是戛纳的老朋友——上一次他踏上戛纳红毯时, 主持人便是如此介绍他。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曾三入主竞赛单元,获得过评审团大奖、最佳导演奖, 也担任过【一种关注单元】的评审团主席及【主竞赛单元】的评审。不过,他的一切戛纳履历都在切萨雷上任之前, 因此实际上,这是栗山和切萨雷的首次见面。
他想不通切萨雷为什么会特地飞一趟。戛纳对华语片向来很高傲, 两者的蜜月期已在几十年之前。收到切萨雷的邮件时, 栗山难以置信。不过, 他毕竟是亚洲电影界如雷贯耳的名导,华语片的执牛耳者,份量在、地位在,所以惊讶过后, 栗山对切萨雷的到来,还是表现出了举重若轻的淡然。
与学院奖、工会奖比起来, 三大的选片某种程度上来说很随意、很个人。很长一段时间里, 决定戛纳每一届入围片单的,其实就是电影节主席、艺术总监,以及忙不过来时额外添加的第三人——比如,谁知道呢,可能是主席的小儿子。也因此, 切萨雷这次过来,身边只跟了一个助理。
切萨雷五十来岁,衬衫西服下是敦实的大肚身材, 头顶油亮,只在两鬓和脑后蓄着花白的发。这样憨厚的身材形象下,却拥有一双高卢人典型的深邃鹰眼。
他来此一趟的目的很明确,被缇文他们接去酒店接风洗尘后,他便开门见山,直言自己是为《雪融化是青》而来。
“你已经很多年没有出过新作品。”切萨雷的法语语速很快,“我们都很期待你的‘十年磨一剑’。”
这当然是翻译的表达,但恰如其分。
栗山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这只是一部爱情文艺片。”
“爱情是永恒的母题。”切萨雷直言,并坦率地笑起来:“何况,我在洛杉矶遇到了Ellison,他跟我住同一间酒店,我们喝了一杯咖啡,他简直对你的新作滔滔不绝。”
难怪。
Ellison是海外发行巨头ARP的执行总裁,在电影杀青时,就被庄缇文组局宴请过。一轮内部试映时,外语字幕条还没制作好,等第一轮时,缇文首位邀请的就是他。如果能让ARP做《雪融化是青》的海外发行总代,毫无疑问在票房和奖项上,都会更有优势。
紧跟随切萨雷的脚步而来的,是威尼斯的艺术总监达福。
跟切萨雷比起来,栗山和达福的的确确可以算是老朋友。老达福负责影展的亚洲区选片工作长达十五年之久,对东亚文化内核十分熟悉且着迷,在他任上,许多中国新人导演在丽都岛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栗山在威尼斯的履历同样丰厚,两部金狮,一次最佳导演,以及捧出了于望这个中国籍威尼斯影后、担任评审团主席时为沈籍撕下了威尼斯影帝。
一下飞机,达福就说:“中国南方的今春看来是个温暖干燥的春天。”
他会讲中文,且比栗山上次见他时更为流畅地道了。上次来时,这里阴雨连绵潮湿闷热达一月之久,让他这个在地中海畔小镇长大的老人很是苦闷。
“我听说切萨雷刚走。”
他的言语和表情都含着促狭,栗山也无意瞒他,畅怀一笑:“你们彼此消息都很灵通,你还没到,他就知道你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