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共和国与皇帝(十一)(1 / 4)
第650章 共和国与皇帝(十一)
燕国四百四十一年冬(651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已经六十岁高龄的顾炎武,结束了在家中著书立传的生活,散尽家财,招募乡勇,配合女皇的军队,一起抗击唐虏。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天下兴亡而牺牲,是我辈燕人之荣幸!”
农民军起义的时候,他没有管,而是躲在乡下,在他看来,农民起义是亡国,而唐虏入侵是亡天下。
顾炎武这些年著书立传,加上最近的燕国内忧外患,让他对国家与民族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农民起义,不过是亡国,而唐虏入侵,则是要亡天下。
如果是亡国,他不想管,只想躲在乡下著书立传,如果是亡天下,那么他就必须管了,哪怕六十岁的老骨头了,也要出来领兵作战,抗击唐虏。
像他这样的抗唐英雄,还有很多,但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随着燕国独立发展了几百年,“燕族”的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海内外燕族儿女,无数燕人同胞,团结起来,拯救我们的国家!拯救我们的民族!
顾炎武仅有五百乡勇,但都是骑兵,因为燕国的马实在太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两百根火铳,两百张强弩,五百根长枪,一门火炮。
这个时代的燕国特色,冷兵器和热兵器混搭,热兵器还没有完全取得优势,冷兵器也尚未被完全淘汰。
板甲虽然已经诞生,但是目前的制作成本很高,制作周期也很长,这说明板甲的工艺还不够成熟,
所以,只有燕国贵族将领们,才能穿得起板甲,普通燕国士兵,依旧穿的扎甲和锁子甲。
此刻的唐军,正在辽东地区打治安战,剿灭多如牛毛的起义军。
顾炎武在嫦娥城乡下起兵,他的目的就是收复嫦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