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黄谷价来买高粱(4 / 4)
见了这种高粱,王秉正想明白了,购买大量优质糯红高粱的愿望是很难达成的。如何才能尽可能多地把如此零散的高粱都收集起来呢?
回到车上,车夫好奇地问:“看那些扫把秆秆做啥?鸡都不爱吃,只能跟大麦、黄豆和苞谷一起,炒熟磨碎了喂猪牛。”
“为啥不拿来卖钱?”王秉正问。
“没人买那玩意。隔三岔五遇到一个杂粮贩子来收,一升也才给三几个铜钱,比稻谷和苞谷少一半都不止,还不如喂猪牛划算。”马夫悠闲地驾着马车。
“关键还是在价钱上。”王秉正想起了在铜牟镇发动老乡为自己种高粱的事。
“要是用黄谷价钱来收,你们愿意多种不?”王秉正问他。
“肯定愿意啊!高粱贱,好种又不择地,要是高粱米米都能卖到黄谷的价,还可卖穗秆秆,这旱坡地种起来比水田都划算了,哪个还不种哦!”不过他又说:“哪有那么傻的人,会用黄谷价来买高粱哦。”
王秉正没说话。下一步怎么做,他心里有了底。
上了兜鍪山,王秉正施了香火钱,虔诚地给啄啄神上了香,才返回镇上。看天气还早,船家建议,上船再赶一段路,根据天色决定靠哪个码头过夜。王秉正应了。当夜,一行人在一个叫交泰的小镇靠岸食宿。
由于已经了解到两岸高粱种植的情况,又不在售粮季节,王秉正决定不再在路上耽搁。次日早起,一行人饭后登船,紧紧赶路,中午也没靠岸餐歇。途中充饥,王秉正拆开一包曹家富送的酥饼。
开始以为是寻常点心,直到打开包才发现,这酥饼色泽浅黄,质感很强。此时,原先透过纸包飘出的淡淡香气浓烈起来。轻轻一咬,酥脆即化成渣,一股鲜甜的奇香散开来。
“咋弄的,这么好吃!”
“肯定好吃了。酥饼是我们梓潼的特产,给皇帝老爷的供品,一般人可舍不得吃,吃不起哦。”船家接过王秉正分给他的一份,用手接着,以防碎渣掉落,小心翼翼地咬着,细细品味,良久方才咽下。
原来,这竟是梓潼人的贡饼。听船家说,时间久得很了,至少在汉武帝那阵子,就有了这种酥饼。老辈人讲,当年司马相如跟卓文君寄居梓潼,经常以酥饼下酒吟诗,所以有“金樽美酒香酥饼,相如弹琴醉文君”的句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梓潼,尝过此饼赞不绝口,就让这边的官员按期上贡朝廷。
看来,曹家富真是个有心之人。王秉正想。
紧赶慢赶,天黑之前船到盐亭。王秉正依约付了船家三两银子,又按一天的耽误,另加给船家五钱银,一行人便进了盐亭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