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巴蜀之地(1 / 4)
船到重庆府朝天门码头,已是九月下旬霜降时节。
在北方,眼下正是寒意初起、黄叶落风时令。但在重庆府,群山苍翠,暑意仍未消退。渐入深秋的重庆,竟比沿途各地都热。
朝天门城门上书“古渝雄关”四个大字。在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有人沿山拾级而上。
重庆十七座城门,朝天门规模最大。因历代官员都在这里迎接上差和皇帝圣旨,故被命名为朝天门。
朝天门也是川江船帮最重要一个节点。川帮船运自此分界,下往江汉荆楚的由下河帮打理,上到宜宾、成都府的由上河帮把持。左钧一行将去的绵州、龙安府一干区域,正是小河帮地盘。三帮各自划段经营,虽不免会有交叉往来,原则上互不越界抢揽生意。
一路走来,左钧一行早与船老板混熟。都是耿直人,自然容易成为朋友。听说左钧一行最远要上到龙安府,船老板在途中就主动提出到重庆后帮他们联系小河帮的船。
船到重庆,船老板让左钧几人先在船上住着,直到帮他们联系到满意船只,才安排船工为他们搬行李换船。
下船时,定金之外,左钧又补整一百两银子,以答谢一路上的悉心照顾。那船老板稍作推拒,也就笑纳了。待王秉正一行在新船安顿好,船老板盛邀左钧几人游览山城,找了重庆地道的火锅庄,请他们美美地吃了一顿,才将几人送回新换的船上。
朝天门码头往上,经嘉陵江、涪江到龙安府,因航道变化大,不是所有船只都可直达。船老板介绍的是一条大船,舱室条件不错,但最远只能到达龙安府辖的江油县。
左钧同王秉正、陈于珍商量一番,决定就先走到左钧老家铜牟镇,下步陈于珍怎么走,到时再想办法。
由于是船帮朋友介绍,新船东在船价上要得也很合理。到铜牟码头,四人三间舱室,包路上饮食,要了九十两银子。左钧明白路程情况,直接答应了。左钧还表示,路途如有额外消耗,单独再算。
船老板配齐人货,第二天一早,扬帆驶离了朝天门码头。
从朝天门沿嘉陵江逆流而上,只三四天航程就从合川进入了涪江。
巴蜀之地,此前几十年战火硝烟,被大西军、南明军、清军及摇黄等流寇反复蹂躏。但涪江沿岸诸州县与成都等平原区域的城镇相比,被毁损程度相对好得多。再加上是朝廷大移民的主要承接地域,人口恢复得很快。这时的涪江,不仅江上桅樯如云,沿途集镇也日渐繁盛。
一路往上,天气渐寒,江风更劲。所幸有陈于珍在归州置备的棉衣夹袄,几个人都未遭风寒所欺。
冬日寒风如画匠之手,把涪江两岸丘陵山峦涂染得五彩斑斓。特别是两岸江滩上那大片大片洁白如雪的芭茅和荻花,更是王秉正和陈于珍前所未见之美景。
又是二十多天行程,左钧几人抵达铜牟镇时,已是小雪时节。
铜牟镇位于涪江右岸,始于汉代,有“涪江水运第一码头”“绵州南大门”之誉。因当地丘陵之下有盐泉水脉,民众因盐脉而聚,最终为市。
与很多地方汲卤熬盐方式不同。铜牟镇盐井又叫皮袋井,因这里盐工在制取井盐时,每日携皮袋盛水而得名。铜牟所产的盐西往康藏,北去陇陕,得地利之便,价钱实惠,深得民众喜爱。因为盐,即使是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铜牟镇人气商气也所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