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司马炎和刘禅的决定(2 / 3)
“那时候是那时候。”荀勖马上就反驳道:“魏武帝当年被刘备拖垮,是因为当时关中屡遭战乱,人口钱粮单薄,不得不从中原运粮补给汉中。但现在不同,经过我们大晋景帝在关中多年的屯田治理,关中已是男女栖野,稻谷布亩,钱粮反哺中原,如何还有可能重蹈复鉴?”
“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但时间长了,我们大晋朝廷必然不堪重负。”
张华回答,还列举出了从关中运粮到金牛道各处关隘的庞大开支,司马炎则一声不吭,只是耐心倾听群臣意见,听得烦了以后,司马炎还拿起了司马亮转递来的汉军国书重新细看,结果看着看着,司马炎突然想起了一件大事,说道:“都别吵了,你们的争论都忘记了一个重点,司马亮兵败之后,民心惶恐,军心不安,伪汉贼军为什么不乘势追击,武力疏通金牛道?相反还试图通过谈判诱使我们主动退出金牛道?”
“皇兄,这一点毫不奇怪。”司马炎的聪明弟弟司马攸马上就说道:“自古以来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伪汉贼军虽然侥幸拿下了南郑和阳安关,但是攻城攻关,肯定也损失不小,急需时间休整恢复,同时金牛道诸城历来就是以易守难攻著称,伪汉贼军当然也得掂量掂量一下强行攻城的后果,所以张志逆贼才异想天开,想用和谈的手段诱使我们主动放弃金牛道。”
司马炎缓缓点头,然后说道:“既然张志逆贼在短时间内无力发起进攻,那我们主动放弃金牛道,确实太过可惜,应该乘着这个机会往金牛道增派兵马,让益州与汉中永远无法联为一体,逼着张志贼军逐个攻坚,用坚城雄关耗垮他的贼军。”
“陛下,在金牛道长期驻扎重兵,朝廷难以承受啊。”裴秀赶紧提醒道。
“那贼军就可以负担了?”司马炎冷笑说道:“汉中虽然还算富庶,但是要想靠一郡之地供养数万大军,仍然还是绝无可能,张志逆贼要想在汉中长期驻扎,继而发起进攻疏通金牛道,就必须得通过道路更加漫长崎岖的米仓道运粮补给,长此以往,贼军那边又如何承担得起?”
“陛下圣明。”贾充赶紧附和道:“是这个道理,我们长期在金牛道驻军,是钱粮负担巨大不假,但是贼军要想在汉中长期驻军,同样也得承担巨大的钱粮开支,我们大晋的国力是蜀人数倍,如此比拼钱粮消耗,最先支撑不住的,必然是张志贼军。”
司马炎缓缓点头,又盘算了一下就说道:“传旨,都督青州诸军事卫瓘,改封雍凉益三州总军事,收到旨意后,即刻率领两万青州之兵西进关中,接管三州之兵,在此之前,三州兵马仍由司马亮掌管,司马亮的兵败失地之罪,也等他回来了再做处置。”
见司马炎已经拿定了主意,晋廷群臣也只好齐赞英明,然后裴秀才小心翼翼的提醒道:“陛下,我军在汉中战败,又看到我们大晋朝廷被迫从东线抽兵西进,东吴鼠辈那边只怕会生出趁火打劫的心思,还请陛下提防。”
机动兵力已经逐渐被汉军耗得捉襟见肘,司马炎听了这话难免皱眉,盘算了许久才说道:“下诏,征召两淮屯田之民从军,不为兵户,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立功者重赏,太平时解甲,不用世代为兵。另外,也鼓励一下其他州郡的平民投军,也一律不为兵户,尽量给朕多招募一些军队。”
“陛下,如此做的话,只怕那些士家兵会觉得不公平啊?”裴秀赶紧又提醒。
“再下一道诏书,士家之兵,年满六十者,一律放归家乡脱籍为民。”司马炎十分无奈的提前宣布了他在历史上的一条著名善政,又说道:“现在的关键是多征兵,紧备战,如何安抚士家兵,慢慢再说。”
都知道晋廷现在的兵力情况不乐观,群臣也只好纷纷唱诺,然后黄门侍郎张华又站出来说道:“陛下,招募新兵虽是上策,但是士卒需要训练装备,短时间难以形成战力。臣下建议,我们不妨将张志逆贼的这道所谓国书送往建业,让孙皓知道张志逆贼有意与我们和解,那他担心被张志逆贼出卖,肯定就不会轻易决定出兵趁火打劫了。”
司马炎仔细一想发现确实是这个道理,孙皓看到张志希望与晋廷和谈的国书,肯定会担心自己真的答应与张志和谈被汉军出卖,不仅更难下定决心冒险北伐,说不定还有可能与私自求和汉军生出嫌隙,所以司马炎很快就点头说道:“是个办法,即刻将这道狗屁国书送往建业,再顺便提醒孙皓一句,真把朕给惹急了,朕就真的与伪汉贼军和解,腾出手来优先对付他!”
群臣再次答应,司马炎则疲惫的揉着太阳穴,说道:“还有没有其他事了?没有的话,就散朝吧。”
“陛下。”被贬为平虏护军的胡奋之弟胡烈开口,有些胆怯的问道:“臣下斗胆请问陛下,被俘的益州刺史胡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