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暂时达成的协议(2 / 4)
“我此次来,本来就是带着父亲口信,让你回邺城的,你正好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谋划。”
他随即不解道:“那赵云只是个降将而已,怎么值得你如此重视,竟能托付整个城池?”
“你就不怕他是公孙瓒派来的奸细,再度反叛?”
袁熙笑道:“我觉得不会。”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我就把幽州送给大哥。”
袁谭见袁熙如此笃定,也不好在说什么,当下点头应允。
“其次,将来我经营幽州,需要大量工匠,铁匠,木匠,皮匠等,至少也要上千人。”
袁谭听了,咋舌道:“二弟,你也知道,这大乱之世,工匠都是极为宝贵的,大哥即使将来打下青州,能分给你的只怕也不多。”
袁熙听了,说道:“无妨,一半也可以,不过让他们多带些学徒就是了。”
袁谭听了,感觉五百工匠也能拿得出来,这才点头同意。
袁熙心中窃喜,一般来说,学徒成为工匠,怎么也要数年甚至十年以上时间。
但那是正常情况,袁熙准备效仿荆州刘表广开义学的做法,让熟练工匠将技艺大规模传承出去。
当然,学徒要先学认字,广开民智,这样学习技艺是,也会事半功倍。
这也是他为什么前一阵子,让吴昭教女子识字的原因,他想看看自己的想法到底可不可行。
结果让他很是惊喜,那些女子竟然识字颇快,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这说明只要教导有方,可以显著加快学习速度,这可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袁熙知道,这其中都是吴昭的功劳,他见过吴昭教女子识字,讲解浅显易懂,深入浅出,仿佛对于如何教导别人,有这很丰富的经验。
袁熙的构想,就是将来广泛兴办义学,利用前世的经验知识,集合此世的学问,编纂出一套简单易学的教材,将基础知识教授给孩童和学徒,以此培养寒士百姓出身的官员和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