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分道扬镳(3 / 4)
袁熙叹道:“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要是此时拒绝他,反而会把他逼得与我们完全撕破脸。”
他话锋一转:“国让兄对胡人怎么看?”
田豫毫不犹豫道:“对于关内编户齐民的胡人,属下极为赞同公子所说,一视同仁。”
“但对关外胡人,包括匈奴鲜卑,却是不能过于怀柔。”
“若纵容其壮大,必然会为祸不浅,毕竟有了力量,便会有别的想法,这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对其策略,应是打压扶持兼具,让其对中原有敬畏之心,才会让让其诚心归附。”
袁熙微微点头,说到对外族的了解,其实沮授和郭嘉包括陆逊都不如田豫。
虽然几人谋略能力远高于田豫,但田豫在北地见过的人和事情太多了,能够极为清晰地把握关外胡人的想法。
北地苦寒,所以边民性情彪悍,为了生存,秉持的底线远低于中原人,何况没有儒家教化,对于礼义廉耻这种东西,其看法要淡薄得多。
这种严苛的生存环境下,武力便是一切,他们只会佩服比自己强的人!
所以一味交好,是养不出朋友的,只能养出白眼狼,袁熙在这点上和田豫看法一样,需要恩威并施。
袁熙开口道:“具体该如何做?”
田豫沉吟了一下,“分而治之,令其内斗。”
“不能拉拢某个固定的人选,这样只能增长其声威,其他部落纷纷来投,加速其部落兼并壮大,这并不是好事。”
袁熙点头赞同,心内很是高兴。
他似乎找到了处理谋士武将间不同意见的方式,谋士和武将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某个问题上,说不定郭嘉这种全才的谋士,反而不如田豫这种自小生在边地的人,感同身受看得透彻。
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博采众长,听取众人意见,选择出个人认为最合适的折中方案。
这对于主公的要求是很高的,尤其是谋士争执不下的时候,主公必须要做出抉择,舍弃掉一些看起来可行,但不是最佳的方案。
而眼下袁熙就判断出,在对于关外鲜卑一事上,田豫看得更明白,这个护乌丸校尉可谓名副其实。
袁熙感受到了淡淡的成长喜悦,但越是成熟,他也更能体会到曹操的可怕,对方的军事家名头不是白叫的,无论是军事和政略,都比自己老到得多。
先前天子移驾怀城,袁熙一度以为自己占了便宜,但从随后曹军雷厉风行利用天子诏命屠掉濮阳之后,袁熙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