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杨柳风轻(2 / 3)
当然门当户对也是此时世人普遍奉行的原则。
而他如果读书好,让沈朱氏看出他的清云之资,那么,沈清云认为沈朱氏自然会把说亲这事后延。
此乃人之常情也!
而沈清云一直没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原因一是他初来乍到就落入水里,修养了一阵子;另外一点则是沈家的具体情况。
沈延己兄弟三人,老大沈延嘉、老二沈延易,此时老爷子犹在,并没分家。沈延嘉、沈延易各有三子,沈家总计有十六口人。有十五亩地,但只有一亩水田,三亩水浇地,其余则是山地。
而沈家除了田产的收入以外,就是种些菜蔬,母牛下崽,以及沈延已在外做西席、清客等额外收入。
而沈延己这块收入并不稳定,有时有有时没有,有时多些,有时少些,但最多时也不过四五十两。
浅薄的地产,稀少的收入,如此多的人口,再加上赋税徭役,纵然江南富庶,但这一家子是过的很拮据的,只能算是中下之家!
而让沈清云有所顾忌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他的兄长五儿与六儿与他年龄相仿,因此在沈家断断没有他去读书而五儿与六儿在家干活的道理,而要是一下供养三个学生……
因此沈清云觉得这个想法不能冒然说出来,一定要寻找合适的时机。
时机在何时,沈清云并不知晓,但他认为时机可以创造——在他眼里,以上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问题。
“要搞到银子才行!但这年龄、身子……”
一路上想着,沈清云进入了村口……
……
聚族而聚,村道边不时有耆老、老妪以及孩童三个、二个立于门前树下,享受这一天难得的清闲,按照脑中的记忆,沈清云恭敬的问侯,远处的则一扫而过。
只是他这副恭敬里不由自主的缺少了少年的活泼,也带着淡淡的疏离,因此在沈清云走的远些之后,议论声便响了起来:
“这孩子比以前确实呆了,怪不得老三媳妇生气!”
“也许是跌破了脑袋,那山岩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