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第134章(5 / 6)
“臣也只是不愿户部为难罢了。”卓思衡假装真的这样通情达理一般说道。
“然后你的下一项举措,便是开设吏学。”皇帝的目光在奏章上游走。
“回圣上,其实自春坛和吏学之际,还有许多琐事,都是臣为巩固国子监太学如今的安稳才实施。不过这些琐事,并非要紧,臣之所以言及,是因为自其中臣悟到了些为人的道理,那便是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此言出自淮南子,臣昔年曾读时不过当做一句警示之语,未曾置心,如今真正亲历,方知小事难为更甚大事。”
皇帝思忖片刻,叹气道“是啊襄平伯世子那件事看起来只是一人之事,却牵动如此之多”
卓思衡这样说才不是他悟到了什么道理,他小时候家里那么穷,哪看过淮南子这种闲书,全都是后来补的,但为了营造这种语言的氛围,他觉得这个欺君的点也是很合事宜。他提及此事,就是想让皇帝想起郑镜堂的掣肘和那次朝议的背刺,让皇帝不得不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徇私,拿出早准备好的证据。
以皇帝的小心眼不会不记得这件事。
卓思衡不过是略微加深一下他的印象,为自己后面的话做个铺垫。
“在这之后,藩王世子能够入京求学,也是圣上的鸿恩了,臣一直谨记圣上希望皇族子弟能够秉持矢志,不忘太祖训诫,如今藩王世子都能一心向学,何尝不是圣上的教化之功”
这个危险的功劳确实也是皇帝兄妹的杰作,卓思衡不自己胡乱居功,只实话实说,还不忘额外捧了捧长公主“圣上不知,那几日臣妹自长公主府归来,说忧心长公主身体,见她日日消瘦,却也不知为何。后来臣才得知,多亏长公主心力皆劳从中斡旋,这件事换做旁人,未必做得如此圆满熙和。”
其实皇帝当然知道,他和长公主一起谋划了这次行动,最清楚的人就是他,但他仍然在听过卓思衡的话后,仿佛第一次听到这个真相,难以置信道“朕这个妹妹哎,这些竟也瞒着朕,她虽贵为长公主却该有责在身,然而此事她能如此深明大义,实在是令朕也赞叹不已。”
卓思衡看铺垫的不错,又顺着皇帝的意思赞许几句,紧接着说了下去
“在诸多事端平定后,臣才能静下心,去为吏学行事。但没想到招致更多麻烦不过设立吏学在臣看来是比春坛影响更巨之事,不知圣上之意若何”
时不时还得互动一下卓思衡觉得自己的工作汇报真是堪称沟通的典范了。
“吏学一事,朕始终有个疑问,为何云山如此执着此事,不惜与吏部剑拔弩张朕也是知道你们做臣子的那些话和心思,吏部被你们叫做天官,寻常是万万不敢开罪的,怎么你会如此冒大不韪呢”
皇帝没有表态,而是将问题抛回来。
这正是卓思衡想听到的话题,于是他拱手道“圣上有所不知,臣去到瑾州,才知地方衙门是何等景象。虽说吏员均是满配,但大多数人来自地方恩荫与指派,难堪一用,有时臣想问他们一些本务之内的事,都只是得到一问三不知的反应,实在令人忧心。自臣领受学政之责以来,便设想如何去改变这一情况。国子监太学是天下学政的标杆,若能在影响甚微的情况下开设吏学,鼓励术业有专攻之人真正施展自己的德才,那也就可以逐渐解决臣在瑾州所困扰的问题了。”
皇帝听后赞同道“有些事确实是外任才能知晓的弊端。然而这些人到底还是杯水车薪了。”
“吏学只是第一步,如果吏学之事能够顺利沿袭,那臣希望州学甚至私学都会有吏学的科目来造福一方。”卓思衡适时顿了顿,又道,“况且如今吏学在国子监太学治下,也是天子门生,圣上若有想要指点吏学生之处,还请不言劳烦看顾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