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130章(4 / 6)
不同于其他人的惊艳与钦佩,曹廷玉的表情只有极力压抑下的惊恐和狰狞足以形容,他抢出一步拜道“圣上,敢问若各个衙门都若此,还要我们吏部做什么”
“因学政一职较为特殊,全国上下无数读书之人,又因如今学风繁盛,许多百姓也自发断文识字,故而统筹作算反倒比原本考课更有说服力,毕竟这是实实在在的数字,若不看本地识字读书的人多寡、学生学力的强劲与否,那学政官吏又该参考什么呢”卓思衡慢条斯理的样子完全不像是在争辩。
如果郑镜堂真的在背后为曹廷玉出谋划策,那必然替他筹谋推测出自己可能做得反制手段,再加以详细提点,传授如何一一反驳。
但卓思衡却不按常理出牌,此举何止是釜底抽薪,这简直是一脚给吏部的锅踹了,任凭多少人抱柴来也别想生火做饭
曹廷玉没了腹稿的应对,果然水平迅速下滑至第一次廷议时的水平,翻来覆去只会说卓思衡哪里不顾祖宗之法,又哪里专断无礼,却说不出任何有效反驳其督学制度的话语来。
然而卓思衡是一个人在战斗,曹廷玉不是。
但见其词穷之时,唐令照迈出一步礼道“历朝历代吏部职责皆为最重,因要对天子治下官吏无论哪省哪部哪里南北,都务必一视同仁,若独出一套不同的考课标准来,岂不让朝野内外人心动荡,失了公正的准衡”
终于来了个能抓住重点的,卓思衡当即接招道“唐大人所言亦有其道理。然而只是从吏部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从国家角度,为臣与国谋,该将视线不只囿于朝野内外,更要去站在万民与时代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不就是上升话题高度吗卓思衡心道,你敢往上迈步,我就直接跳过下一个台阶,再跃至更高一层去。
“我朝若说学风兴盛,非太宗一代莫属,敢问太宗一代为何学风兴盛源于其间太宗下令,将各地州学变为常设,又添了额外科举廷赏专赐予各地州郡县三级,若本地出了进士,自上而下皆有恩典,全国读书人便齐心得沐天恩,致使学风仍旧可以荫蔽今朝。”举过例子,卓思衡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太宗一朝已完成了赏赐机制,赏罚赏罚,也该到圣上将罚与察贯彻上下。”
“照卓司业这样言语,那吏部也可以以考课来论赏罚,考课全国学政官吏时只需按照卓司业所设的标准即可,无需劳烦御史台。”唐令照冷声道。
“圣上,我吏部愿行此职责,为圣上分忧。”曹廷玉仿佛抓住救命的稻草,被唐令照一言点醒。
可他没有兴奋过刹那,便被卓思衡一句话淋灭了心火。
“不行,除了御史台,哪处都不行。”卓思衡笃定道。
“这是为何”皇帝也好奇为什么不可,方才他也发觉卓思衡言语之间最大的漏洞便是制定了考课的规矩,那这个规矩便仿佛工具 ,由谁使用都可以,为何非得是御史台而不是吏部呢
皇帝有点期待卓思衡的回答。
卓思衡笑了笑说道“因为要收集各地数据与检查各地,吏部没有任何一个可在地方行使权力的机构,然而御史台却有。”
“是各州各郡的巡检司”皇帝恍然大悟。
“圣上明鉴。”卓思衡不但要陈述自己观点与反驳他人言论,还得适时给皇帝捧场,今日他左右逢源上下皆顾,却仍优哉游哉游刃有余的样子,让在场众前辈也在心底直呼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