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章,迁都(1 / 2)
刘协登基后,何太后不再临朝,虽说没人强迫她,可再临朝有何意义?谁还会把她放在眼里?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她的处境和从前大不一样,就说待遇和从前一样,可人际关系,个人心态,那是大不同。她看起来像老了十岁,好像大病一场。
她仇恨董卓,也恨临洮人,只要看见临洮人,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他们倾刻间消失。她觉得永远无法原谅自己,就说她以刘辨病危下昭退位,可天下人谁会信呢?天下人肯定在说自己和儿子无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渐渐地,太妃们不给何太后请安,宫女们对她的态度也有所转变,有的宫女甚至把她不放在眼里,见了她不是避开就是装做看不见。长乐宫门可罗雀,蝶妃那里热闹了,别的太妃老往她那里跑,宫女们也大献殷勤,好像蝶妃是后宫总管。
何太后的地位成了虚设,这让她很是尴尬,很是无奈,几经考虑,主动辞去后宫主管的头衔。
走近家乡,是董卓近年来最大的愿望。随着形势的变化,岁数渐大,他的这一愿望越发强烈。他现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想走近家乡,那就只有迁都长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十八路诸候心怀不满,虎视眈眈,随时有战事发生。洛阳周边是大平原,防御性能薄弱,一旦失守,敌方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长安则不同,西北有连绵不断的大山,那是自然屏障,易于撤退防守。长安曾是汉朝的都城,有多位皇帝在那里登基。他也明白,迁都比废帝关系重大,举国震惊,千古留名。都城人口众多,热闹繁华,长安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要想迁都,唯一的办法就是移民,要想把洛阳城里上百万人迁移到长安,谈何容易。
迁都要有强硬的理由,没有理由的迁都是扰民乱国,明显的个人情怀,利己主义。朝廷大臣肯定十有八九反对,不反对的只是陇右陕西籍凉州籍大臣,自己的铁杆追随着。洛阳民众更是不情愿,将心比心,谁会愿意远走他乡。当然也有愿意走的,那只是在洛阳无法生存,迫于生计的穷人,他们想去新地方发家致富。如此说来,董卓想归想,就是不敢实施这一举措。他一直为此事烦恼,苦无良策。
然而,喜从天降。十八路诸候联盟造反,这让董卓兴奋不已,这样一来迁都就有了籍口。尽管董卓对付十八路诸候不在话下,轻易就能把他们击败,可他有意隐瞒这一事实,给天下人造成这样一个错觉:西凉军无力和十八路诸候抗衡,洛阳城朝不保夕。
十八路诸候之所以联盟,最重要的口伐就是董卓是番族,是羌人。说得再清楚一点,羌胡和匈奴都是番族。大汉朝和匈奴交锋几百年,为的就是大汉朝不被匈奴占领吞并,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匈奴好不容易屈服。现在可好,匈奴做不到的,另一个番族董卓做到了,如果他推翻汉朝,就会建立一个羌胡王朝,这和被匈奴占领有啥两样?几百年来耗费大量国力人力,和匈奴无数次的交战抗衡,变得毫无价值。诸候们岂能心甘屈服,岂能不联盟抗衡?
事实上,董卓并不准备改朝换代,也没募划当皇帝。他以前无数次想过废了少帝,自己当皇帝,好几次在朝堂上,他望着龙床和少帝想入非非,不止一次想象着冲上去一把拉下少帝,自己坐在龙床上。可只是想想而已。他现在不想实施,将来也不想实施。他对汉献帝寄于厚望,相信他有能力治理汉朝。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他的品性所致,可以说和地域及家族的教育有关系。
董卓七八岁那年,他在外面玩耍,无意捡到一小团线,上面还有两支绣花针。他拿回家交给母亲。母亲教导他,捡了东西不要拿回家,应该挨家挨户去打问,直到找出失主。董卓逐户打问,终于找出失主。
董卓少年时,有一次洮河发大水,河面漂来好多物件,朵咱庄地势较宽水势较平缓,还有大坝,河面漂来的物件一部份流落在朵咱庄的河边。董卓是朵咱庄年轻人的领袖,他一声令下,年轻人们全到河畔捡物件,小到生活用具及食粮,大到牛羊猪,然后用马驮,用牛车拉往上游,逐村庄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