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惊天动地(一)(1 / 2)
太傅袁隗把废立之事说于丁原,本想以他的实力把董卓赶出京城,万没想到丁原送命不说,所属部下全部归顺了董卓,使西凉军如虎添翼,天下无敌。
太傅沮丧到了极点,甚至连死的念头都有了。董卓专权,太傅有名无实,这到也罢了,还要充当不光彩角色,先是太后让他转告董卓,让他回凉州,董卓表面上不当一回事,心里一定记恨。现在董卓又让他转告太后,让她下昭废帝,这太可怕了,且不说立刘协为太子是先帝的遗昭,也不说眼下废帝易如反掌,仅这举措就把他推上风口浪尖,成为世人注目的焦点。
太傅顾虑重重,虽说董卓口称一人做事一人当,可自己能脱掉干系吗?弄不好还要落个身败名裂,成为千古罪人。更可怕的是家族里的人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很有可能落下吃里扒外,胳膊肘子外往外拐的骂名。
太傅迟迟不敢向太后转告董卓的话,也不敢见董卓,只好在家装病,闭门谢客。他装病的日子也不好过,整天提心吊胆,烦躁不安,白天总在担心董卓率兵闯进府邸问罪,晚上老是做恶梦,一做恶梦就惊醒,再也无法入眠。有的时候,他感觉自己是真的病了,而且还病入膏肓,离死不远了……。
就在太傅装病的第五天,董府来人向太傅转告董卓的话:如太傅不履行诺言,他将直接上奏何太后。
这样的话显然带有威协。太傅惊吓不小,左右为难。他相信董卓会直接上奏太后,也肯定太后会下昭废了亲生儿子的皇位,这是无奈之举,不这样做就有性命危险。帝位和性命相比,孰轻孰重?一旦废长立幼成为事实,那么董卓就能挟天子令诸候。虽说诸候们不一定买董卓的帐,可凭着西凉军的强盛,诸候们又奈何董卓?
言而无信。太傅一想起这句话就不寒而栗。一旦刘协当了皇帝,那他只是个傀儡,真正的皇帝就是董卓。要是董卓追究他曾转告何太后的话,让西凉军回凉州,后来又对董卓言而无信,如再找几条莫须有的罪名,很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自己年事已高,死不足惜,就怕满们抄斩,那样一来几百条性命就要断送在自己手中。
袁隗思前想后,最终还是下决心履行诺言。他派人给董卓送了信,准备晋见何太后。他把要说的话一遍遍的斟琢,一遍遍地筛选,直到认为万无一失,这才穿戴官服,迈着艰难的脚步走出书房。
袁昭一走进皇宫,只觉得心跳加速,双腿颤抖发软,头昏沉沉的。他走上一断路就要停下歇息片刻。从宫门到长乐宫也就是半里地,可他觉得很远,走得很艰难很累。
长乐宫越来越近了。袁隗感觉双腿不光是颤抖,还像坠了铁块,重得挪不动脚步。他似走非走,如同病人,引得两旁站岗的禁卫军注目,就连来往的达官贵人也无不投来惊异的目光。
袁隗不知自己如何来到长乐宫前,如何说的话。他甚至希望何太后不在宫中,自己可以一时解脱,回到家再好好考虑这件事。
传令官高喊:“传太傅袁隗晋见。”
袁隗这才明白暂时无法摆脱这件苦差,硬着头皮走进长乐宫。他没注意太后是否坐在殿上,直接跪倒在地,也不抬头,心里还在祈盼太后不接见,这样他就能暂时推掉惊天动地的责任。
过了一会,何太后出现了,她望着跪倒在地的太傅,脸上露出惊诧的神色,这种现像从来没有,一般是大臣们站立等她到来,然后才下跪。她预感有什么大事,一时心慌,话也就失态了:“你这是怎么啦?为何如此?”
袁隗不敢抬头,软弱无力地说:“臣罪该万死。”
太后有点惊慌失措:“太傅平身,你怎么了,有啥事快快禀报。”
袁隗竟然感觉长乐宫即将坍塌,自己死无葬身之地,喃喃道:“微臣不敢平身,不敢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