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许七安的截杀计划(6 / 7)
大奉边境的主要城市,都刻画了类似的阵法,加强防御。司天监每隔百年,就会召集所有术士,修复、补充阵法。</p>
“再有镇北王坐镇,楚州城固若金汤。”刘御史附和道。</p>
使团抵达城门口,便看十几名官员已恭候多时,为首者是一位身穿绯袍,长须及胸,面容清癯,透着一股读书人的儒雅,以及边塞官员的锐气。</p>
楚州布政使郑兴怀。</p>
“郑大人,京城一别,已有三年了。”刘御史大笑着上前,看起来与郑兴怀颇为熟稔。</p>
郑布政使微微颔首,不苟言笑的脸上挤出些许笑容,一番寒暄后,领着众人去了楚州最大的驿站。</p>
落脚后,杨砚等人与郑布政使坐在堂内谈事。</p>
“郑大人,陛下和诸公们听说楚州发生“血屠三千里”案,惊怒交集,派遣我等前来查明此事,希望郑大人倾力相助。”刘御史拱手道。</p>
早已知晓此事的郑兴怀微微颔首,问道:“几位大人希望本官如何协助?”</p>
杨砚直截了当的说:“我需要楚州边军的出营记录,以及楚州各地衙门的公文往来。”</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郑布政使没有回答,环顾众人,不经意的说道:“我听说主办官许银锣因伤返京了?”</p>
刘御史叹息道:“途中遭遇埋伏.........”</p>
郑布政使皱了皱眉,公事公办的语气:</p>
“没了主办官,这便宜行事之权.........当然,各地衙门的公文往来,本官可以给几位大人一观,只是边军的出营记录,恐怕只有主办官有权力过问。本官会禀明淮王,但不保证淮王一定会通融。”</p>
刘御史等人也不恼怒,笑呵呵的说:“多谢郑大人,多谢郑大人。”</p>
谈完后,郑布政使以公务繁忙为由,告辞离开。</p>
大理寺丞看了眼刘御史,摇摇头:“可惜,两位御史还是御史,若是巡抚,啧啧......”</p>
御史在京城时是御史。一旦奉旨到地方视察,那就是巡抚。</p>
巡抚权力之大,直接压过都指挥使、布政使、提刑按察使三位最高领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