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上了年纪不太吃糖(1 / 7)
第八天晚上,车队到达红水镇,站在高处眺望,十几辆囚车浩浩荡荡,跟大城市里奴隶商的队伍似的,由红水镇请来的高手押着,开进镇子里。
这是一座以制糖业发迹的小镇,在岭南,糖和盐一样,是十分贵重的商品,寻常人家里是开销不起的。
受古贤官山海论的影响,自人类开始有意识的建立国家起,盐铁作为当时最重要的“山海之产”,受到官府管控,并成为国库收入的一项大头。
历代以来,盐作为国家层面垄断的商品,因为产量和运输成本的原因,向来是充满暴利的行当。
岭南有几个岩盐产地,由官府运营,那里就像矿山和矿工镇一般,形成了中等规模以上的城镇,整个镇子的运转都依附于制盐以及一些衍生产业,镇长也基本由郡府指派的盐运使兼任。
在岭南地区的贸易中,盐作为贩运到外地的商品,一来一去,光是运费就能带来足够可观的收入,更可况盐价本身,就与黄金挂钩,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也不为过。甚至到了末法,原本不食人间烟火的修仙者,似乎也需要定期摄入食盐,据说能对吐纳灵气后淤积在体内的杂质起到些许净化作用。
而糖,则是一种奢侈品,在原料产地以外的地方,价格高昂,许多不富裕的地方,甜的东西本身就很罕见,餐桌上能有一两道甜品的,在当地那都不是一般家庭,财富和地位总得占一样,到了外边起码得让人尊称一声“老爷”。
岭南大部分的糖,要靠进口,因为这里找不到可以制糖的原材料。
红水镇的制糖,主要靠镇中央的一口甜井,那井水清冽甘甜,放置一段时间后,水质会微微泛红,这也是小镇名字的由来。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井水竟然可以熬糖!
并且熬了两千多年,它都“成精”反过来熬人了,熬走了几十代人,水源依旧充沛,不见枯竭的迹象。
铁打的甜井,流水的人,简直了……
传承至今,镇上的老人已经说不清这口井的来历了,有人说这井连着海眼,所以用了两千多年还取之不竭,可海水甜吗,信这个说法的老者说不清,因为他没见过海,也不知道海水是啥滋味,只能凭着贫瘠的想象,觉得那海水可能带点甜滋味……
有人说井下锁着一位妖族大能,那妖是野蜂成道,它泡水里,水就变甜了,就跟泡酒一个道理;还有传说……
总之,甜井就是这么一个神奇的东西,养活了红水镇,也造就了当地一种有名的土产。
镇上有驿馆,是一排建在大院内的平房,不收费,供来往行商落脚,车队抵达之后,理所当然的住在了这里。
这里通常是住不满的,今天却不知怎么的,显得有些吵嚷,银双上前一问才知道,有一支较小规模的商队,先他们一步在这里落脚了,如今又住进载客马车上的客人,房间一时有点协调不开,引发了一些不愉快。
小少爷内心盘算了一下时间,又在人堆后方踮脚,往里面望了眼,感到有些焦躁,就是些换房间引起的小摩擦,服从安排就行了,非得犟着脖子吵,影响后续安排,让其他人没法顺利入住。
眼看卖土产的铺子就要打烊了,银双还是很想带着身边的少年去尝尝,给他一个惊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