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人各有志、道各不同(1 / 5)
文徵明曾跟随沈周学过一段时间,听过介绍有些诧异。</p>
所谓“师从”,乃是指以某人为师,跟其学习学业、技艺等,通常都会掌握一些老师本领的精髓,文徵明可以自豪地说自己师从沈周,但这个李云……你技艺不精也就罢了,还想往沈周身上硬靠,纯粹是不要脸。</p>
文徵明淡淡一笑,道:“字写得还行,有黄公望之风,笔法较为老练,但起笔转承上,有待提高。”</p>
此话一出,在场人瞬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p>
有人问道:“是不是因为李兄笔力和腕力不足所致?”</p>
“这……应该是如此吧。”</p>
文徵明没想到这群人中间居然有识货的,也就没有再遮掩。</p>
书法方面,说某个人腕力不足,其实是一种隐晦的说辞,其实是告诉对方,你的字写得不够大气,一味模仿,没有融入自身的感悟,难成大器……</p>
一群人齐刷刷看向角落里坐着的唐寅。</p>
文徵明很好奇,顺着这群人的目光看了过去,看到唐寅第一面后有些疑惑,情不自禁挪了几步,仔细辨认半晌才惊讶地道:“啊!?”</p>
唐寅站起来,走到文徵明身边,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二人便抱到了一起。</p>
无须太多言语,两人搂住对方的肩膀,不是哭泣,声音更像是一种哀嚎,带着一股老年人“见一面少一面”的凄凉,让人听了心里发毛。</p>
等二人心情稍微平复,站定后互相拉着对方的手,望向彼此的眼神中竟带着“情意款款”。</p>
“徵明兄,不知这位是……?”</p>
李云好奇地问道。</p>
文徵明正犹豫该如何回答,唐寅主动道:“在下陆某,与徵仲乃故交,多年未曾相见,今日他乡偶遇,一时情难自禁。”</p>
文徵明,原名文壁,徵明是其表字,但在其四十二岁之后更字“徵仲”,此等事自然只有江南士子中与文徵明关系不错之人才知晓,旁人怎可能了解?</p>
唐寅说话时,虽然口音带着一丝吴侬软语,但京腔还算字正腔圆,一看就是走南闯北练出来的。</p>
文徵明点头:“正是,我与陆兄乃故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