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官当,有肉吃(3 / 5)
……</p>
……</p>
回去后。</p>
转眼到了下午,唐寅从公孙衣那儿听说此事,跑来问询朱浩相关情况。</p>
“这个张秉用,我特地帮你打听了一下,在江南时就是个刺头,年老心不老,喜欢与人争论,与世俗格格不入,但其操行还算不错,值得交往……朱浩,你为何会对其那般了解?”</p>
唐寅听说朱浩主动接近张璁之事,心中好奇,帮忙打听了一下。</p>
朱浩道:“我看他仗义执言,做了我们想做而不敢做的事,这样的人哪怕只是个举人,年岁稍大……呵呵,再怎么也不如唐先生你年岁大吧?”</p>
唐寅嘴角撇出个冷笑:“莫非又让你小子看中,想介绍给世子不成?”</p>
“又?”</p>
朱浩笑嘻嘻地盯着唐寅,好似在说,是不是想说这是在继你之后的第二个?</p>
唐寅本想跟朱浩好好讨论一下江南士子风评,还有哪些人水平高,名声大,可以推荐给朱四,见朱浩如此促狭,也就懒得说了。</p>
“马上会试了,我帮不到你什么,相比于之前你所经历的考试,更加注重经义和文章,这次则注重你腹中韬略,尤其是策问,涉及家国大事,往往策论居上者,才能上榜。”</p>
唐寅郑重其事提醒。</p>
大概意思是,你别总盯着四书、五经看,还得多注意一下国计民生,尤其时务策方面的内容,经史策你可以有很好发挥,但时务策讲究的是契合考官所想,能给阅卷者启发,很不简单。</p>
朱浩点头:“这些我自然明白。”</p>
唐寅叹道:“我不过只参加过一次会试,从见到你,便知你对我那一届会试已有深入了解,问题并不出在我的文章优劣,而在于考场外的事……一道题的成败,或关乎到整场考试。</p>
“好了好了,若你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帮你找人问询……你也知我曾拜在王中堂门下,如今王中堂虽已不在朝中,但京师门生故旧不少……”</p>
唐寅口中的“王中堂”,乃是正德初年入阁的大学士王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