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 朝议罢颓然灰心 聊榜首帝有所思(1 / 2)
皇帝的话令大臣们心中一凛,方才出列主动提议捐献俸禄的正是左都御史王鼎,此人素有廉名,往日里连冰敬、碳敬等银子也一概不收,庆丰帝知其日子清苦反倒常常赐银给他。
而王鼎也只是收下,但转手就以皇帝的名义捐回关中老家,兴办义庄救济贫苦。
此时众大臣闻言,个个都打起了小算盘,莫非庆丰帝是话里有话,这两人其实是在唱双簧?
如今听皇帝谈起俸禄,他们才恍然大悟,想起眼前这位继位前后一贯对贪官污吏的手段,又想到那无孔不入的绣衣卫,他们一个个冒起了冷汗,纷纷出班表示原意捐出三月俸禄,在神京设置粥棚救济难民。
一旁的户部尚书差点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原本也在打着百官们俸禄这个主意,只是一下子他又不想当这个恶人。
京城居大不易,许多京官的俸禄,除去交租赁房屋的花费,生活上的嚼用就显得很拮据了。
加上这几年国库收入每况愈下,若不是自己腆着脸磨着庆丰帝动用内库,连京中百官的俸禄差点也凑不起了。
一番商议大臣们也无非只议出个捐献赈灾的法子,除了百官,朝廷还发文动员勋贵以及各地乡绅出粮赈灾,连庆丰帝也表示每天只食一顿,节约粮食救济灾民。
“唉……”大臣们退出之后,庆丰帝看着空荡荡的养心殿叹了一口气,揉了揉眉心,看着台下的朱思道,一阵苦笑。
“想我国朝立国到如今,尚不足百年,却已有末世之相,也不知朕有生之年会不会亲自敲响那景阳丧钟!”
朱思道连忙上前:“陛下切莫说出如此颓气之言!”
景阳钟在皇城景阳楼上,非国难当头之日,景阳钟不会随便敲响,前明末京师被困,崇祯皇帝亲自敲钟,等了半天都没有大臣上朝,真是一片末世之相。
“朕继位十数年以来从无一日懈怠,内阁虽有更迭也是正常轮替,不像前明思宗十数年间换相五十任,而且太祖圣明,除了远封肃、凉二为守边塞王,我朝从建基之日起便不像前明那般有宗室之祸。朕却不知为何不过百年光景,国库竟然空虚到如此地步!”
庆丰帝颓然靠坐在御座之上,往日里从来是强硬示人,便是面对太上也是如此,唯有在朱思道这位老师面前才稍稍显露内心。
“朕每每读史,前宋虽有弱名,终宋一世养军数以百万,宋仁宗时仅禁军就有八十余万,但货用始终络绎不绝,尚未见岁用不足。
我朝克服幽燕,凭居庸天险,又无西夏之患,便是四王九边加上京营各军,天下诸多卫所,也不过百万之兵,而我朝无宗室之祸,无冗兵之费,朕克勤克俭,岁入数倍于太祖太宗时,却成积贫之相,朕大不解。
首辅教我,为何致于如此田地?”
庆丰帝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走到朱思道面前。
朱思道拱手道:“陛下,这天下税籍有常,今则岁入倍多者,祖宗世输税只纳本色,自后每从折变之故。
太祖时,吏治清明,各省官员不过万人,如今却到了两万之数,如是不免官吏日多,而供给日繁,加上太上一心扫平北疆,数次加征,夏秋两税之数视汉唐已增数倍,是以民生困顿,亟待恢复,是以老臣才一力主张陛下与民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