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小贾兰诗呈才藻 赞黛玉教导之恩(2 / 3)
“兰儿作诗已脱孩童稚气,称得上是中正平和,虽称不上意境高远,却难得没有那种强赋新愁的坏习惯,不错,不错!”
元春看后笑容越发灿烂,朝候在贾母身后的李纨说道:“大嫂嫂的诗中有‘秀水明山’,兰儿诗中则是‘月色灯山’,两者异曲同工,真一个是母子连心!”李纨听罢连忙起身谢过。
旁边的凤姐一双丹凤眼看看贾兰,又看看李纨,眼神羡慕。
坐在贾母另一边的王夫人尴尬的表情一直就没有停过,元妃的赞誉更让她心里听了颇不是滋味,略微有些浑浊的目光里同样带上里几分复杂。
“我也好了!”
同样不是滋味的宝玉急忙将作好的诗文抄写整齐呈上,元妃从女史手里接过细细一看,四首分别有《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杏帘在望》,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嘴里含笑,望向宝玉:
“果然是进益许多了!但今有兰儿珠玉在侧,这又算不上什么了,须知道诗文终归是小道,还望你在学业一途多加努力。今年便是顺天府乡试,你有荫生资格,不妨与兰儿一同下场?”
知子莫若母,王夫人听元春这一说立刻暗道不好。
果不其然,贾宝玉听了元春之言,一张脸涨得通红,他平素最恨科举,打心里嗤之以鼻,觉得里面尽是些钓名沽誉,国贼禄鬼之流。要是平常他早已发作,可如今台上是身着黄袍的贵妃,周围尽是女史、太监一流,饶是他再傲娇也不敢在这样的场合撒泼,只能强忍。
无量天尊,千万别爆啊,大哥。
不仅王夫人,一旁的三春、黛钗以及贾兰同样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所幸元妃只是提了一句,便又低下头再细品宝玉诗文,没看到弟弟异样,几个呼吸之后宝玉总算是压下情绪,又听元春说道:“这最后一首当为前三首之冠,好一句‘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宝玉听了,眼珠转了转,看到与黛玉并立的贾兰,心中不知怎的脱口就说道:“贵妃娘娘赎罪,这最后一首《杏帘在望》实是黛玉表妹代笔,臣宝玉不敢自专,谨以具奏。”
元春愣了一下神,似笑非笑地瞧了宝玉与黛玉,笑骂道:“倒也是个实诚的。”便将目光投向黛玉,又细细打量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