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回 再议招募 南洋遗民(2 / 3)
可问题是,优秀的却不一定是合适的。
原因很简单,这些沿海的百姓虽然以出海为生,可骨子里还是华夏人,对土地有着莫名的崇拜和喜爱,只要跑海上赚了钱转身就立即下船回老家买田再度开启种田的人生。
而且大海上的凶险也让这些东南沿海的百姓更加抱团,一条船上,同族、同乡之人同气连枝,最次也得信仰相同。信奉关二爷的抱团在一块,而信奉妈祖的又另成一团。
因为籍贯信仰的不同,不仅东南沿海,甚至在南洋的贸易据点里都建有各式的神庙。
据介绍,这些神庙在行使宗教职能的同时,还会承担水手们发生纠纷时的仲裁场所,比如水手在船上发生纠纷,那么他们会供奉一笔银钱给神庙,然后在神明的注视下进行裁判。
从风俗习惯到信仰都自成一派的东南沿海百姓,要想将其训练成服从纪律的近代海军,谈何容易?那各式各样的小团体,连后世的北洋舰队提督都搞不定,何况贾兰?
所以贾兰打算探访招募遗留在南洋群岛上的华夏遗民,将其整编在一起。
其实这些南洋遗民大多也是源自东南沿海各处,一样抱团,具有高度的本土意识,但在经受了苦难,被洋人欺侮过后,自然而然地在他们的身上会觉醒一种可贵的品质。
一种在贾兰原来的世界里让北狄人最为畏惧恐怕的一种品质。
那就是他们对自己身上炎黄子孙身份的高度自豪,以及对华夏文化极强的向心力。
在他们眼里,下南洋不过只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虽然日子过得苦,可他们的脊梁依旧是挺直的。
他们,是煌煌华夏之后!
贾兰坚信这么一支既心怀故土,又开眼看过世界的群体,才是最适合招募的对象。
焦大闻言仔细思量了一番后提议道:“招募南洋遗民的确可行,但也不可全数用南洋之人,公子这几年在北庄也收留了不少失去父母双亲的孩子,我看可以从中挑选些脑子灵活也懂水性的,一同送去南边学习航海之术。”
贾兰不住地点头:“这个建议极好。”
焦大补充道:“这样的话,各处庄子又可以酌情收留一批新的流民,反正暂时也不缺那几个粮食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