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 昨天发了一次(1 / 4)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因为利益纠葛,在娱乐圈里尤显突出。
由此可见,人品真的很重要。张怕运气不错,连续遇到好演员。
舞蹈家协会有演员,他们缺好故事,要能突出舞蹈魅力,还要能反映舞者生活的好故事。
当然,不论找好演员还是找好故事,首先得有钱。第一次会议结束,协会开始找钱。
拟定为二十集连续剧,在不邀请大明星的前提下,每集成本定在四十万,二十集需要八百万。
八百万拍电视剧,实在不能算多。可毕竟是八百万,跟上级申请,没钱。找影视公司询问,人家自己能拍片子,为什么跟你合作?找赞助商?赞助商不是冤大头,是要看计划书的。
你说八百万拍二十集连续剧,赞助商会怀疑,没有明星的剧没人看,有明星的剧,明星的单集片酬就在二、三十万以上。
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现如今的大小明星,只要你敢邀请,他就敢喊价,一集几十万是常有的事。
还有编剧,除非是不知名选手,否则友情价都要一集三万或五万,遇到大牌编剧,一集敢要你三十万。而且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给钱就不干活。
再有拍摄成本,数字时代省胶片,可是不省道具啊,你拍舞蹈剧,服装、音乐、舞台……哪个不要钱?
如果是粗制滥造凑个戏,拍完了不能播放,钱就没了。想要精心打造就得拿钱堆。
舞蹈家协会从年后开始忙活这件事,历时俩多月无果,大家伙的热情从最初的激动、兴奋、想要参与一下,变成无所谓,爱拍不拍吧。
舞院是国内第一舞蹈院校,取得的荣誉不说了,反正是国内第一。杨亚在学校做处长,在舞蹈圈子里有一定名气。
舞协的领导们眼看电视剧要黄,喊杨亚商量,反正是集思广益。而且假如真的拍摄反映舞者生活的电视剧,肯定绕不开舞院,这里有全国最好的舞蹈演员,不论大人还是小孩。
作为艺术院校的校领导,平时也会接到剧组或是电视台的电话……原因多种多样,比如要拍摄学员的生活状态,或是做钢琴伴奏的专题采访……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电话,从来没有人找过他们拍一部反映舞者生活和舞蹈魅力的电视剧。
舞院出过很多明星,可那些明星演来演去,多半也和舞蹈无关。
在这个时候,杨亚想起刘小美跟陈有道合演的《空气和水》,一部歌舞剧能拿下不俗票房,除却歌曲、舞蹈不说,故事肯定是好故事。
杨亚是刘小美在舞院时的老师,当初由她推荐参加世界顶级舞蹈大赛,得到全额奖学金去美国留学。后来刘小美回国演出,重新联系上。
三个人边吃边说,张怕听明白以后说:“杨老师,我可以写剧本,甚至可以投资拍摄,但有两件事要提前说,一个是没时间,要过段日子才能写剧本;一个是不能改动我的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