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北狄攻邢伐卫(1 / 1)
公元前66年,蛰居在太行山一带的北狄开始壮大。对于北狄的壮大,其地域的物质已经无法满足北狄的需求。因此北狄人的目光,开始集中于中原各诸侯。
首先被北狄盯上的,便是黄河北岸,太行山脚下的邢国,强大的北狄很快便攻占了邢国,并将战火烧至卫国。这时的卫国君主是卫懿公。单看名字你也许为什么印象,但说到他的爱好,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
卫懿公好鹤,他的爱好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喜好,可以说是玩物丧失了。
卫懿公于公元前669年,继承了父亲卫惠公的君位。卫惠公本因诬陷卫太子急,使在卫国上下没有留下好印象,也导致卫惠公在公元前696年到公元前688年逃亡在外,最后在诸侯们的帮助下才回国复位。
卫懿公继位后,没有努力去改变卫国人对卫国君主的看法,还在变本加厉的加深国人怨恨。
卫懿公在喜爱鹤的程度,从刚开始的个人的宠溺,慢慢的上升到了国家的政治层面。卫懿公为自己的鹤开始了封官加爵,赐绶带,配轩车。这些只有上大夫的荣誉和特权,卫懿公轻易的赏赐给了无功无禄的鹤。这无疑让身处上大夫的大臣感到羞耻,而身处下位的大臣感到愤怒,而那些常年戍边护疆的将士们更是心生怨恨。
直到北狄压境,战报传来。在卫国的朝堂之上,卫懿公才真正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面对敌国入侵,卫懿公是无将可用,无兵可战。而他封官加爵的那些鹤,在朝堂之上望天哀鸣。
卫懿公虽不是贤明之君,但也不是懦弱之主。他也明白此时给大臣们封官许愿,已经为时已晚。为了能让卫国度过这次难关,卫懿公决定亲自带兵,以激励将士守卫卫国疆土。在卫懿公的激励下,将士们开始加入到了护国战争的队伍中。
卫懿公在临行前,将国政大权交给了石祁子玦和宁庄子矢二人,让他俩对于国家的命运要,择利而为。并告诫自己的夫人听从二位大臣的建议。
卫懿公率领卫军,迎战北狄军,双方战于荧泽(今河南浚县,卫军大败,卫懿公战死,其尸首被北狄人分食。北狄军一路横扫,直逼卫都朝歌。
战败而归的卫将,和两位守国大臣商议后,决定了弃国而逃。朝歌城中的卫国人,趁着黑夜向南逃亡,而北狄军紧随其后,直到黄河岸边。
得知北狄攻卫的消息,宋桓公带兵北上救援,在黄河边遇上了逃亡的卫人,和紧随在后的北狄人。宋桓公带兵击退北狄军,护送卫国人渡过黄河,安置在曹地(今山东菏泽定陶区附近。从黄河北岸逃亡出来的卫国人仅剩七百三十人,在加上黄河南岸原有的五千卫国人,卫国上下共五千七百三十人。齐桓公派出公子无亏,率兵护卫已经没有任何战斗力的卫人。
北狄人攻卫后,继续进军入侵邢国(今河北邢台,邢国面对强劲的北狄军,更是一触即溃。齐桓公率领诸侯救援邢国遗民,并将邢国迁至夷仪(今山东聊城。
在诸侯为邢国迁国后,于公元前658年,迁卫国遗民于楚丘(今河南滑县。卫国在卫懿公时,险被北狄所灭,大片疆土被占,人口锐减。但再小依然是国,各诸侯在齐桓公的号召下开始了重建卫国。
国要重建,那自然不能没有国君。对于卫懿公的所作所为,各诸侯和卫国遗民,以决定不再任命卫懿公之后为卫君,而是在卫国公室中寻找贤明公子为卫君。而身在齐国的卫公子申,在齐桓公的扶持下成为卫君,即卫戴公。卫戴公在位仅仅几个月便去世,齐桓公又扶持卫戴公的亲弟弟公子辟疆为卫君,即卫文公。
说起卫戴公和卫文公的身世,那真的有点废头脑,更毁三观。
卫戴公和卫文公的父亲是昭伯,昭伯是原卫太子急的弟弟,所以昭伯的父亲是卫宣公。卫宣公有记录的儿子有太子急、昭伯、公子寿和后来的卫惠公。卫宣公的前夫人生了太子急和昭伯,后夫人宣姜生了公子寿和卫惠公。所以卫戴公和卫文公是卫宣公的孙子,所谓是根红苗正。在卫戴公和卫文公的父辈这边看,一切还是正常。接下来说卫戴公和卫文公的母亲。
卫戴公和卫文公的母亲是宣姜,吃惊吧!宣姜是卫宣公的夫人,也是昭伯的后妈,结果成了昭伯的妻子。
当年卫宣公去世时,宣姜还年轻。齐国为了能更多的掌控卫国政务,便强迫卫宣公的儿子昭伯迎娶宣姜。齐国的理由是,宣姜原本就是要嫁给昭伯的哥哥太子急,在卫齐两国的婚聘礼书上写的清清楚楚,太子急死于非命,而宣姜又孤身一人,正是兄婚弟成,因此宣姜又嫁给了昭伯,生下三男两女。由此可见昭伯的被迫并没有强人所难啊,这时也能明白郑公子忽说的“齐大非偶”的缘由。
卫文公继位后,在诸侯的帮助下,在楚丘重新建立卫国,卫文公开始施恩推德,任贤用能,励精图治,逐步恢复卫国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