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马叔平雄纳朝天宫,蔡元培倡设中博院(2 / 2)
南京,虎踞龙盘之地,六朝古都。
自1927年4月,国民党执政的国民政府首都,定都于此。
首都,一国的政治文化中心。1929年6月革命先行者,国民政府之国父孙中山灵柩厝安紫金山下中山陵,植下了民国之根。同时国民政府开始兴建总统府、五院十八部及六个委员会等政府官署。
首都,不能不有文化之根脉、民族之精魂。
蒋介石,作为国家元首,亲自编制《首都计划》,可见其经略首都的用心。
因为前期有了绍兴老乡经亨颐议案及《故宫完整方案》的铺垫,此时经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的大力倡导,1933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宣布,成立国立中央博物院,蔡元培兼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设立筹备处,任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傅斯年为筹备处主任。
计划中的中央博物院下设自然、人文、工艺三馆。自然馆主任由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出任;人文馆主任由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副所长兼考古组主任李济出任;工艺馆馆长由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所长周仁出任,这确是一个超豪华阵容。
1933年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377次会议决定:“内政部所属古物陈列所所存物品均划作中央博物院基本物品”。这里讲的所存物品,指的是古物陈列所随故宫博物院南迁的文物,按当时的统计,有5414箱。这些文物行政划归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隶属教育部。也就是说,原古物陈列所的文物从此一分为二:南迁文物划归教育部下属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未随迁的尚在紫禁城外朝的文物,依旧归属内政部下属的北平古物陈列所。
早在一年前的1932年3月,溥仪在日本人策划扶持下由天津潜入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公开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从法理上讲等于清室方面已与中华民国彻底决裂。古物陈列所文物的性质,属于国民政府没收伪产,产权归于南京国民政府,政府自然有调拨之权。
北平古物陈列所南迁文物划归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奠定了中央博物院人文馆的雄厚基础。1933年1月,在蔡元培、叶恭绰、李济的奔走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又购买了闽侯何叙甫绘园古物2多件,其中有钜鹿瓷器、历代铜器、佛像、南北朝石刻雕塑等。
1936年7月,国民政府教育部谕令将原属中央研究院的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又划归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更名为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将其馆藏各类文物2多万件纳入中央博物院体系。
1936年11月,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还分别收购东莞容氏之“颂斋”藏品32件,庐江刘氏“善斋”青铜器1多件。至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人文馆藏品已相当丰富,其中不乏稀世之宝,其中如北魏元显?墓志、利玛窦绘《坤舆万国全图》等珍品。此时,中央博物院虽说尚处于筹备阶段,但颇有后来居上之势,风头强劲。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同时函告南京市政府,征收中山门内半山园的土地,兴建国立中央博物院之仿辽代宫殿主体建筑。
先前古物陈列所的南迁文物,一直存放在上海租界仓库。1936年12月,随着故宫博物院南京新库房的建成,此时已属于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的南迁文物也寄存在朝天宫新库房中,直待中央博物院自己营建的主体建筑建成后再移入新址。
按照《首都计划》,届时中央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双星辉映,紫禁城之菁华珍萃尽在其中。南京,作为国民政府首都的文化基业初具规模矣!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卢沟桥及淞沪会战的枪炮声,打破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江南偏安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