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董卓亦有所准备(2 / 3)
董卓一听。也觉得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自己匆匆的从洛阳撤走,被突然杀出的刘易军像赶狗一样逃出了洛阳,现在想来,还真的不是他董卓的性格。就如此夹着尾巴逃到了长安,将来天下还有人怕他么?人人都会说他怕了刘易啊。
同时,李儒又向董卓画了一个大饼。
他对董卓说,如今天下大乱。董相国虽然把当今皇帝挟到了长安,可是大汉皇帝还是大汉皇帝,他董卓依然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如今虽然有不服号令的天下群雄攻伐他,但还有更多的诸侯并没有参与讨罚,待相国在长安安顿好后,便又可以给予天下诸侯圣旨,天下诸侯何其多?最少,那些没有参与讨伐他董卓的诸侯还是有很多。将来,董卓也可以重整大军,再夺回洛阳。那时候,可以南拢刘表北联匈奴、乌桓,还可下圣旨给并州的州牧前来朝拜。让他们顺服于董卓的汉廷。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下旨给天下英雄,宣明迁都长安,非是董卓所愿,而是受刘易的乱兵所逼。然后,可以请天下英雄率军前来。迎接皇帝回洛阳京都,共掌朝廷。
这样一来,便可把刘易陷入四面包围当中。让刘易代替他董卓,受到天下英雄的攻伐。
李儒之计,不可谓不毒。
尤其是想借天下人的手,攻伐刘易之计。
可惜,刘易一夺得洛阳,便马上重建了一个汉廷,拥少帝刘辩为帝,因为少帝亦同样有着合法的身份地位,并且,刘易早前曾发出过布告,天下人都知道少帝是被董卓及百官逼着退位离开皇宫的。使得天下人都不敢公开的表示刘易所拥立的这少帝不是皇帝,不能代表汉室。
也正因为如此,李儒的计策,才没有实行,因为,他实行了,怕天下人都不相信董卓可以放献帝归返洛阳。并且,天下人也不可能攻伐刘易所把持的这个汉廷,万一刘易干脆就那么的大方,表示可以迎回献帝,他的少帝可退位让贤,像董卓逼少帝那般,那么就会让董卓骑虎难下。
那时候天下英雄汇聚在洛阳,他董卓也不再是一家独大,天下群雄在刘易的窜摄之下,联同起来克制他董卓,那董卓还有可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么?再说了,天下大军一来,到时可能不是与董卓共侍皇帝共掌朝廷,而是要先把他董卓灭了。
当然,这一计不能实施,但是其劝董卓留下大军镇守弘农郡的事并没有错。
董卓也明白弘农郡的重要性,他心里争霸天下的心思还没有完全湮灭,心里还有不少的念想。也实在不甘心就如此窝在长安,放弃对天下的争霸。
所以,他听从了李儒之计,留下李傕、郭汜各率着两万精骑镇守弘农,以抗刘易。李、郭二人,各有两万本部军马,全留了下来。这是当初董卓留下的精兵,至于现在黄叙所打探到的,则是近段时间才各自征召起来的几万军马。
同时,董卓还密信给还在宜阳的张济,让他率军到庐氏县,在那儿驻军死守庐氏,与弘农郡互相呼应。
除了这些,退回到了函谷关,又留下两三万的大军,在函谷关作为李、郭二人的接应部队,尽可能的力保弘农郡不失。
董卓原本的二十万西凉骑兵,在与盟军交战中的伤亡并不大,最多就是损失了两三万的兵马,与刘易的交战中,反而损失多了一些。但满打满算,真正的精兵,还有十多万,他一口气留下差不多十万精兵在弘农郡,这也算是董卓舍得下本钱了。
当然,董卓进占洛阳后发展起来的军马亦有不少,他的总兵力,其实比他原本从西凉到洛阳来的时候,不少反多,经过迁都之后,他还有二十多三十万的大军。
加上,他迫迁了不少百姓到了长安。而长安本地,亦有不少人口,董卓若回过气来之后,必也可迅速的壮大实力。兵力可迅猛的增多。
不过,不管董卓现在的兵马有多少,现在留在弘农郡的军队当中,其中张济的三万人马,以及李、郭两人的各两万人马,还有函谷关的两三万人马,都是董卓的本部精锐。只要消灭了这近十万人马。这将对董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亦差不多可以让董卓从此一跌不振。
没有了精锐,他的兵力再多又有何用?刘易要打的就是精锐,到时候,董卓失去了这么多精锐的军队,那么,任他兵力再多,亦是一触即溃。根本就不可能再与自己的相抗的实力。
实际上,就目前来说,刘易在不停的飞整发展着。而董卓,却只顾自己享乐,根本就没有怎么发展。就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来说,刘易已经强过董卓,可以说,刘易现在,不用再联合别人,自己便可以独力征伐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