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问政乡老(2 / 3)
“大人,我们南中各族,与汉民不同。姓氏多少发音而来,有时父子并不同姓。在好些走婚之族,父子还不同族呢。”鲁山笑道。“这南罗之地,就有彝人、仡佬人、苗人、土人等,甚是杂乱。还有好些部族,多处大山之中,从不与外人相来往。是以诸葛丞相定出简政治理之策。”
“呵呵。看来鲁头人也甚是向往丞相之政啊。看来,诸葛丞相是甚得南中各部之心啊。”孔林笑道,“可两们可知,如今统领南罗之地的却是何人?”
“哦,不是孔大人吗?”鲁山奇道。
“南罗县今后属昌东郡管辖,而昌东郡将归交州统辖。交州之地正是由诸葛丞相之侄,诸葛恪大人统领。这南罗之地,俱为诸葛叔侄统领,也算一番佳话了。”
“哦,竟有此事?”鲁山奇道。
“诸葛大人如今在龙编。孙某这次前来南罗,诸葛大人再三吩咐,让大吴不得有损诸葛丞相之义。所以,两位放心,这次大吴前来,只会比诸葛丞相做得更好。”孔林道。
“那大人下步准备如何?”孟离问道。
“具体政策会上董县令已经讲了。蜀汉丞相不留兵,不扰民。我大吴呢,虽留兵,也不会扰民。大吴士卒留驻南罗,只会使南罗更加的安定。”孔林道。
“也不见得吧。照大人这般说,那这些官吏、兵食从何得取?难不成从交州运来?大吴朝廷不加田赋,不加重税,官吏食俸从何支取?”孟离怀疑道。这次孟离说得这么露骨,那老鲁山也没有打断他,看来,看来,这是南罗各寨主头人都忧心的事情。
“本官在会上已说过,南罗三年之内免征田赋,不征瑶役,永久免征口钱,自然是做数的。就是三年之后,也没有重征厚俭的道理。至于官兵食俸何处所得。本官也不欺瞒任何人,这短期内,粮草自会由交州送来,长远来说,粮食自当在本地筹措。”孔林道。
“大人,不可啊。南罗土瘦瘠民穷,如何养得起如许的官吏军兵。”鲁山大惊道。
“呵呵,自然不是由南罗供养。”
“那大人不是说,这官兵的粮食在南罗当地筹措吗?”鲁山奇道。
“筹措并不是说要征收百姓钱粮。”孙林淡淡道,“鲁头人,我且问你。这南罗县大约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田地?”
“既然大人动问,小的也不敢藏着。这南罗县,大约有民十万余人吧。但大多藏于深山。各寨之人,大约有四万余人,开垦田地二十万余亩。”
“二十万余亩田地,仅养着四万余人?”孙林奇道。
“能养育得了就好了。田中所出,只约半年之粮。寨中百姓,还得上山采摘野菜,打猎捕兽。山间土地瘦瘠,最好年头,这田地亩收粮食不过百斤,差得只有十数斤。”孟离叹道。
“俗话说,靠山吃山,这山中草药、野兽毛皮不是可以换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