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论道(二)(2 / 3)
郑筠心头一沉,皇帝陛下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还能怎么说?
“陛下所言甚是。陛下高瞻远瞩,臣不能及之万一啊。”郑筠悄无声息的拍了一记马屁:“李将军确实乃少年英才,让臣不禁想起了古之霍骠骑,率兵出河西,横扫胡边。”(注1)
微微叹了一口气,郑筠道:“只是李都尉九曲一役虽极扬我大唐国威,但手段未免过于狠辣,恐有损我大唐仁义上国的美称啊。”
听到此处,李括心中一沉,果然,他就知道李林甫会揪住这一点不放!
深深吸了一口气,少年渐渐将自己心情平复了下来。忍住,忍住,还没到最后的时刻!
李隆基面色立时沉了下来,作为万邦拥护的天可汗,他自然希望大唐得到仁德的美名。水淹九曲的事情他多少也已听说,虽然觉得少年的手段过于狠辣,但也不会心生反感。毕竟战场容不得一丝犹疑和妇人之仁,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袍泽的不负责任。
但是郑筠把这个事情提到了台面上,他却着实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若支持少年的做法,无疑变相否认的唐军仁义之师的名号。但若是承认少年手段暴戾,那么给予他的封赏便得收回。
这个郑筠,怎么如此不知趣!
正自懊恼间,御史中丞杨钊却是站了出来:“陛下,臣以为郑大人所言差矣。”
“哦,杨爱卿有何见解,不妨道来。”李隆基心头大喜,这个杨钊还真是会做事,每每在他为难时都会站出来替自己解围。
“微臣遵旨!”杨钊扫了一眼一旁的郑筠,冷哼了一声:“兵法有云,慈不掌兵。正所谓‘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两军对垒之时,将士用命之刻怎可生出妇人之心?李都尉身负哥舒翰大帅将领,辅佐高将军围困九曲城。但九曲城城墙高耸坚固,岂是一日一时能攻下?若不及时引得赤岭一线驻军回援,石堡城如何能攻下,石堡城一日不刻,河湟会战一日不得胜矣。郑大人官拜户部侍郎,难道不知道京城的米价涨到多少文一斗了吗?若是战役再拖下去,九曲城的吐蕃人是不用死了,饿死的怕就是我大唐的百姓!”
“这,这...”郑筠不曾想杨钊会突然发难,一时竟是哑口无言。
杨钊却是不打算就此放过郑筠,继续道:“水漫九曲城看似残忍,却是一绝佳的妙计。利用地形优势,借湍流漫灌九曲,便可将吐蕃人赶出城池。此计一出,为我大唐省去多少麻烦。郑大人整日锦衣玉食,自然不知戍边将士之苦。我陇右将士哪个不想早日打完仗,好回家侍奉双亲,尽享天伦?郑大人只看到吐蕃平民的苦难,却对我大唐男儿的安危置于不顾,难道是收取了吐蕃人的好处,意欲变节吗?”
“你,你,杨钊,你血口喷人...”郑筠吓得六神无主,立马反唇相讥。
“好了,郑爱卿不要多心。杨爱卿心直口快,你不要往心里去。”李隆基见杨钊越说越过,不得已出来主持局势,其心中却是乐得看到郑筠的窘态。
“臣遵旨。”郑筠瞪了杨钊一眼,轻哼一声。
这个杨钊,真是奇怪,怎么无缘无故保起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军官来了。而且,他一个市井痞子,恁地懂那么多兵法?郑筠百思不得其解,思忖片刻了然大悟。莫非,莫非他们二人早就熟识,或者说李括本就是杨家在军中培植的利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