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搞事(5 / 5)
他垂眸看向万宗安的手指,只见那只握着茶盏的手,微微有些抖动。
好一会儿,万宗安才平静下来,直视梁融。“殿下可知道,太祖为何将张公的匾额挂在书院?”
万宗安回应,让梁融出神。他竟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实在出乎梁融的意料。
“先生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梁融不动声色,等待万宗安揭开谜底。
万宗安既然开口说起这个话题,就绝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说。当初第一次跟何先生见面,何先生就跟他提起过这段事,但事情的原委何先生并没有细说,谁知如今,万宗安再次提起了匾额的事。
为什么他们一个两个,都提起太祖皇帝做的这件事情,这件事情甚至在史书上都没有记载。
身为皇室子弟,他从没有听任何人提起过太祖皇帝对张孺年的态度,所有太祖皇帝的态度,全部来自于人们的臆测,太祖皇帝甚至从没在公开场合谈论过张孺年。
没有唾骂没有赞美,有人在他面前提起这个名字,他似乎只有一声叹息。
“人们都以为太祖皇帝亲手杀了张孺年,才得了天下。可这世间甚少有人知道,太祖皇帝跟孺年曾经是同窗好友,更准确的说是一同游学相识。”
万宗安看一下眼头顶的月亮,开始聊起这段往事。
百年以前恰逢乱世,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人人都想当皇帝,稍微有点势力的,都自立山头,称霸一方。
前朝末年造成的混乱,致使天下整整乱了百余年,百姓民不聊生。这期间,中原大地上,产生了大大小小许多皇帝,可这些皇帝没有一个在位超过十年的。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是世人对于战乱的形容,人们宁愿在太平盛世做一条狗,也不愿意在乱世之中做一个人,可见这乱世对人而言有多可怕。
各方势力,分分合合,天下乱的太久。久到人们苦不堪言,一心盼着能有一位明主站出来,结束这战乱,还天下一个太平。
太祖跟张孺年,便是在此时长大的少年。两个年轻人,一个好文一个好武。但乱世之中,多会一些本事,总是好的。
两位少年遵循家长的命令,一边习惯文,一边习武。
大概是天意,两个从不曾相识的少年,因为一桩事,居然相聚在许容。
百年之前的许容县,现并不是现在许容。它的城池比现在要稍微小一些,但是这里有一位大儒。
这位大儒开坛讲座,引得天下学子纷纷前来学习观摩。太祖跟张孺年,便是因为这件事在许容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