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九章 英德的态度(3 / 5)
宣布散会后,张伯伦留下国防协调大臣查特.菲尔德勋爵、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空军大臣金斯利.伍德、海军大臣达夫.库珀,一起来到小会议室的大幅中东和印度地图前,商讨对策。
陆军大臣霍尔.贝利沙,手拿指挥棒,对照地图介绍情况:
“现在阿富汗局势越来越乱,顶着新疆军阀盛世才名号的苏军,并没有直接南下攻击兴都库什山脉,而是一路向西,目前已经占领塔哈尔、昆都士、巴格兰地区,许多部族遭到彻底的洗劫,尤其让人感到恐怖的是,苏联人竟然在阿富汗北部地区公然成立苏维埃,把那些部族领袖的财产分给贫苦民众,大有在阿富汗发起红色革命的意思。
“阿富汗国王查希尔.沙赫联合南方的部族,组成了讨伐军,不过在萨郎山口以北的巴格兰省杜希镇被苏军击败,残部退回兴都库什山,我们支援的六十多门火炮也一并留给了苏联人。目前喀布尔草木皆兵,阿富汗政府一方面向我们求援,一方面组织更大规模的部族武装,准备在巴尔赫河以西截击苏军,阻止其向西部和南部进军。”
待陆军大臣介绍完情况,张伯伦语气凝重地说道:“现在内阁的意见很不一致,一部分阁僚主张从印度派出部队进入阿富汗,帮助沙赫王朝抵御苏军的进攻,毕竟这部分苏军在与南华军的战斗中败下阵来,其战斗力想必高不到哪里;另一部分则认为该以大局为重,目前我们还在与苏联就签订同盟展开谈判,若是在阿富汗与苏军交火,则我们的外交努力将付诸流水。我现在想听听你们专业人士的意见。”
霍尔.贝利沙有些迟疑:“南亚和东南亚的战事还远未到平息的地步,在印度、缅甸、马来亚,大量叛军盘踞在农村和山林中,建立根据地,与殖民政府作对,那些应邀在印度政府中出任职务的国大党人虽然高呼‘非暴力’才是正途,但是由于此前在平息叛乱中帝国与印度人结下了血仇,那些失去亲人的印度人,并不太买国大党人的账,而且据说国大党内部也面临分裂,主张革命的那部分领导人大有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我们从印度出兵,后方一旦发生暴乱,进入阿富汗的部队将补给断绝,极有可能遭到惨痛的失败。况且,帝国现在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欧洲,随时警惕德国人的动静,在阿富汗投入兵力显然是不明智的。”
海军大臣达夫.库珀皱皱眉头:“情报部门获得了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德国和苏联已达成了一个针对英法的协议。如果苏联人在阿富汗站稳脚跟,进而威胁印度和伊朗,帝国的形势将急转直下。伊朗的石油,是维持帝国庞大躯体正常运转的血液制造中心,一旦让苏联人占有了伊朗和阿富汗,进而把这些石油提供给纳粹政府,那对英法而言不啻于一场噩梦。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阿富汗提供军事援助,再不济也要把伊斯兰人组织起来,以宗教战争的名义,抵御苏联的进攻。”
国防协调大臣相当于美国的参谋长委员会主席,担任大臣的查特.菲尔德勋爵曾是第一海务大臣,这个第一海务大臣相当于海军参谋长,在海军大臣领导下统帅海军,战时比海军大臣更有实权。
查特.菲尔德勋爵向张伯伦道:“援助是必须的,当初我们放任阿富汗独立,便有将其树立为阻挡苏俄入侵屏障的意思,如果这个屏障不在了,对帝国的伤害将会无比巨大。不管是确保帝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还是为了保证帝国的石油供给,都必须优先保证阿富汗的安全!尤其是一旦苏俄与德、意勾结,对我们的伤害就更大了,想想,同时拥有巴库和波斯油田的苏联,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空军大臣金斯利.伍德指着地图:“伊斯坦布尔、卡尔斯,还有大不里士,这些地方都如同出鞘利刃,锋尖全部触及苏联的‘软下腹’。乌克兰的麦田、顿涅茨盆地的矿砂和工业,还有高加索的油田,这些都是苏联生命力的源泉。而大英帝国在伊朗西南部的石油来源,同样无法防止俄国打击的危险。
“大英帝国的飞机,固然能够从波斯的基地或者更远的地方轰炸巴库,但是苏联的坦克也未尝不可长驱直入,沿着喜克索斯人战车的旧辙,或循中亚和蒙古骑兵的故道,从卡腊巴赫高地而下,直逼埃及的长河,截断西方海洋强国从大西洋区域通往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捷径。
“有这么多关系重大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拥集在中东,令人不安,而这一地区用航空时代的新的‘全球’标准衡量起来,其幅员又是比较小的。苏伊士运河、伊拉克的军用机场以及我们在波斯西南部经营的油田和炼油厂,都迫使我们,必须得对苏联人的小动作做出反应!”
张伯伦沉吟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好吧,回头我就做出安排,我们必须得防苏联人一手,为了预防罗马—柏林—莫斯科轴心的壮大,一旦确认德国和苏联签订盟约,德国和苏联又向波兰伸手,我们即会向德国宣战。”
几位大臣心中一凛,随即郑重地点了点头。
......
欧洲笼罩在战争阴云中,继德国于三月成功占领捷克斯诺伐克全境后,意大利于四月七日侵入了阿尔巴利亚。四月中旬,戈林专程到罗马,同墨索里尼就准备打一场“全面战争”问题举行了两次长谈。
四月十五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给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电报里,要他们作出保证,声明德意武装部队不会入侵英、法、彼、苏在内的三十一个国家。罗斯福说,如果能作出这种保证的话,他答应美国将参加世界范围的谈判,来使世界解除“军备竞赛的重负”,并且打开国际贸易的道路。
罗斯福的呼吁,给希特勒正在进行的扩张提出了难题。为了答复罗斯福的质问,德国外交部在一份外交照会中,向除了波兰、苏联、英国和法国四个国家而外的所有罗斯福提到的国家,提出两个问题:它们是否感到自己受到德国的任何威胁?它们曾否授权罗斯福作这一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