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九章 破茧振翅图霸业(十)(3 / 4)
“小弟离开南京前,安老弟派专人送来这封信,委托小弟转交兄长。”
李济深接过信,疑惑地问道:“都这么多天了,你为何一直没拿出来啊?”
“原想离开之前交给兄长的,有些事情小弟不好参与。”黄绍竑说完抓起酒瓶,先给李宗仁斟满一杯,知道白崇禧不善饮也不管他,自顾自地满上一杯,端起来就向李宗仁敬酒:
“兄长,小弟敬你一杯,此番别离,下次见面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李宗仁想了想没说什么,端起杯轻轻一碰,仰头就干。
李济深打开信,看到竟是电文纸译出的内容,字体虽然端正清晰,但是字形太小看不清楚,连忙起身去找眼镜。
白崇禧微微一笑:“季宽兄,七天前有一百三十余名容县籍年轻人包了一条汽船,从梧州一直开到南宁,被我们的江防大队拦下来检查,当日小弟正好到码头乘船赶来广州,看到争执就问了一下,结果江防团的弟兄把两个领头的年轻人带了过来,小弟立即认出其中一个是刘允旗,记起他曾经担任过你的卫队排长,问他去哪儿?他说要上贵州……小弟知道其中必有隐情,也就没有再问什么,让他们乘船逆流而上了。”
黄绍竑非常惊讶:“那小子怎么会回广西的?前一段时间,几个族中弟子到南京来找我,说是在家里闲得卵泡都出汗了,想找点儿事情做,我想来想去无处安置,便把他们三个介绍到安老弟的川南士官学校,让他们学些东西,以后也好有一技在身……照理说这会儿他们应该在叙府才对,怎么会回广西老家的,而且还带上一百多人?”
白崇禧知道黄绍竑从未对自己和李宗仁说过谎,听完黄绍竑的话,心里略作思考,也就释然了:
“要是小弟估计不错的话,很可能是安毅的主意。小弟听麾下师长陈志标说过,安毅这人非常够朋友,总能为自己弟兄做些想到而做不到的事情。传言云南的朱益之、黔西的石珍每年都会送一百人到安毅麾下进修,季宽兄推荐族中弟子三人未免太少了些,估计安毅是帮你这个大哥多培养些人才吧,现在倭寇窥视国事艰难,总有一天会用得着的,对吧?”
白崇禧颇有深意的一席话,让黄绍竑非常尴尬,意思是说安毅帮你想到前头去了,哪一天你东山再起登高一呼,就不愁手里没有人才了。
李宗仁看到黄绍竑一脸尴尬之色,摇头莞尔一笑,挺感兴趣地问道:“季宽,这半年来军界有个传言,说是安毅的川南士官学校在很多专业上,已经远远地走在了黄埔前面,这话你如何看?”
黄绍竑幽幽一叹:“怎么说呢?我说件事吧,大家都知道中央军的军事总顾问德国人魏采儿吧?”
白崇禧点点头:“这是个能人啊……从中原大战到刚结束的华北抗战,魏采儿帮了老蒋大忙,许多战役的指导思想都让我等受益匪浅,这是个拥有真材实料的杰出军事家,我很佩服他。”
黄绍竑点了点头:“是啊,中央军那些从日本回来的将帅们个个眼高于顶,可提起魏采儿,没有一个不心悦诚服的,可偏偏这个魏采儿,就把安毅编写的三本军事教材翻译到德国军事院校。就在十三天前,德国驻南京领事馆接受他们陆军参谋部的委托,正式向我国外交部和军事委员会提出申请,希望中央陆军士官学校能接受他们的十六名进修学员,并以此进一步扩展中德两国在军事上的交流与合作。想必你们也清楚,这个中央陆军士官学校,就是安毅担任教育长的川南陆军士官学校,其前身是南昌陆军士官学校。诸位说说看,安毅的士官学校怎么样?”
李宗仁等人面面相觑,全都吃了一惊,接着先后感叹说理应如此,否则安家军没有如今的威名和赫赫战功。
白崇禧颇为遗憾:“要是能前去实地参观考察就好了,我们的军队缺的正是专业的正规化教育,黄埔南宁分校到现在也没出几个人才,确实是一大憾事啊!”
李济深愉快的声音骤然传来:“如果健生愿意,估计随时都可以去川南走走,我看啊,我那侄子没你们想的那么小气,否则也不会有这两年愉快的合作了!”
白崇禧抬起头,看到李济深红光满面地坐下来,心知肯定是从安毅的信中得到了什么好消息。
李宗仁似乎想到了什么,目光炯炯地望着李济深,唯独黄绍竑没有任何反应,像是在自己家里一样,毫不客气地抓起个大青蟹掰开,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李济深举起酒杯,敬了李宗仁和白崇禧一杯,放下杯子,含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