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2 / 4)
去年初,王允被朝廷拜为豫州刺史,携荀爽、孔融诸州吏至颍川,就曾统带郡兵协助皇甫、朱俊平乱,在皇甫嵩、朱俊转去别州之后,豫州的兵事更是由王允全权负责。
豫州如此,冀州亦不例外。
荀贞、郭典如不服从王芬的军令,王芬固然无权处置他俩,可却能上书朝中,劾奏他二人。
前汉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吏案验,然后黜退”,本朝则是“不复委任三府,而权归刺举之吏”,“有所劾奏,便加退免”。这也就是说,只要王芬劾奏他俩,不需要像前汉时还得再由三公遣吏案验,朝中马上就会对他们加以“退免”。
这也是为什么荀贞此前虽然不情愿,但还是按照王芬的命令带兵来了瘿陶之故。
不过这一次,他不打算再听令了。
“府君勿忧,我自有办法劝方伯收回此令。”
郭典讶然,问道:“敢问中尉有何妙计?”
荀贞笑了一笑,却不肯说,只道:“府君且请等着就是了。”
回到军营,荀贞又写了一道上书,命人送去高邑,两天后,王芬的回文下来,果然收回了此前的命令,改令荀贞与郭典“见机行事”。
郭典、田丰啧啧称奇,追问荀贞是怎么说服了王芬,荀贞却就是不肯回答。
……
高邑,州府。
王芬拿着荀贞最新的上书,读之再三,连声说道:“没有想到啊没有想到。”
陪坐堂下的一个州吏问道:“何事值得明公感叹连连?”
“没有想到荀贞之不仅知兵善战,而且对望气卜筮之术也甚是精通。”
“此话怎讲?”
“你看他的这封上书。”
这个州吏离席起身,来到王芬的案前,接过荀贞的上书,展开细看,却见荀贞在书中写道:“贞夜观北方之气,云赤而仰,此败气也。筮而后卜,俱凶象。如击杨氏,恐不利。”
这个州吏看罢,笑道:“明公,下吏虽是冀州人,也知颍川荀氏家传《易》学,荀中尉家学渊源,通晓卜筮之术有何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