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四节 发现(3 / 3)
老宋分别神农架的突击队已经回来了。一百多名五阶强化“工蜂”在那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区域搜索了近两个月,深入人迹罕至的山谷密林,终于找到了很多非常重要的线索。
首先是土壤样本。中央山谷的岩石构成情况非常复杂,横断截面与元素含量完全吻合海底金字塔亚特兰蒂斯人的历史记录。突击队甚至在那里找到了一块成份特殊的金属,无论硬度还是密度,都远远超出目前的地球同类物质。
其次是神农架核心区域的基础地形。经过电脑测算对比,王启年发现,那其实是一个非常巨大,被掏空的棱形体。山谷中间的深沟边缘有着极其严整的堆成线条,土壤辐射含量远远超出正常标准。一系列演算和模拟之后,王启年骇然地发现,神农架中央山谷的内部形状与海底金字塔相似。也就是说,那里很可能是海底金字塔原来的位置,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移动到了现在的大西洋海底。
巨大的合金牢笼里困着一头遍体黑毛的人形怪兽。它的直立高度大约为六米左右,也许是对充满炽光灯的环境很不适应,人形怪兽一直蜷缩在笼子角落里,透过毛发与指掌间的缝隙,偷偷打量着这个世界,以及坐在不远处的王启年。
神农架地区一直流传着关于野人的传说。“工蜂”突击队非常幸运地抓到了一头。如获至宝的王启年立刻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测试,从体表毛发到体内血液,进行了异常仔细的分类检测。然而,看到血液成分记录的时候,王启年只觉得双手在发抖,甚至整个人也不受控制般颤抖起来。
王启年终究还是没有注射苏浩的血液成为“工蜂”。倒不是对苏浩存有异心,而是王启年觉得,大脑思维因为某种外物被控制的时候,往往会失去很多特立独行的意识。作为一名科学家,这无疑是不能容忍的。尽管王启年没有在任何一例“工蜂”身上发现类似的情况,他仍然固执己见,把装有苏浩血液的胶管摆在触手可及的位置,却从不对其看上一眼。
科学院已经完成了对两万多名“工蜂”的资料记录与数据分析工作。王启年对原型药剂一直很好奇,他认为黑色颗粒应该是某种带有独立意识的细胞,甚至是一种全新的,从未发现过的微粒型智慧生命体。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蜂王”和“工蜂”两种特殊的寄生物。
是的,苏浩就是被黑色颗粒寄生的载体。然而,黑色颗粒与普通意义上的寄生物截然不同。它们虽然同样是从寄主体内获取营养,却从不于涉寄主的主体思维,也不会对身体结构造成任何负面影响。区别与分歧点就在于此:所有寄生物都会对寄主进行改造。比如大肠杆菌,以及其它病菌,它们之所以对人类造成损伤性乃至致命病变,是因为这些病菌的生存环境与人体内部有着太大区别。为了存活,它们必须对寄主进行改造,把肠道和人体内部变成适宜自己居住,符合自己繁殖要求的宜生区。由于物种之间的无法融合,不可避免造成了人体内部血管破裂、白细胞增加、不同状况的病变等等。
简而言之,绝大部分寄生菌对人体都是有害的。病变只是它们对寄主改造产生的效果。在病菌看来,这种做法其实没有错,它们同样是在为了生存而努力,就像人类为了获得耕地,大肆砍伐雨林那样。但实际造成的结果,却是寄主因为病痛死亡,地球自然环境也因此遭到无法挽回的破坏。
黑色颗粒同样是在对寄主进行改造。然而,这种改造却是有益的。以苏浩为例,他的体质得以从普通人转为强化人,各种感官与思维能力成倍增加。大脑思域开发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而最为可怕的,还是他对外界环境的强悍适应能力,以及繁杂多样的进化途径。
王启年对黑色颗粒的研究已经达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发现:这种神秘颗粒对寄主的改造效果完全是增强型的。王启年尝试着把黑色颗粒注入小白鼠体内,两周时间,小白鼠竟然生长出锋利尖锐的牙齿,轻而易举撕破了铁笼。如果不是自动监控装置拍下了整个逃脱画面,那只小白鼠恐怕已经成为科学院里最为恐怖的怪兽之一。
小白鼠的体量在半年内增加了十一倍,它现在就跟一只成年猫咪差不多。但最为独特的,却是它增加了三倍以上的大脑。这只白色的老鼠甚至进化出复杂的发声器官,开始尝试着像人类一样直立行走,两条前肢也出现了柔软化的迹象。它的尖锐爪子开始蜕化,趾头能够灵活自由的弯曲。
只有王启年最信任的心腹研究员能够接触到这只小白鼠。胖子院长把整个实验项目当中,关于注射黑色颗粒的步骤彻底删除。除了他,没有人知道这只小白鼠曾经遭遇过什么。研究员们只是对其身上的变化感到迷惑不解,认为这已经超出了生物进化的范畴。也许,是一个从未发现过的变种。
王启年很清楚,这就是黑色颗粒对寄主产生的改造效果。这种神秘颗粒与寄主是共通的,寄主越强大,黑色颗粒的存在就越安全。以这种理论逆推,连王启年自己也对原型药剂的存在感到可怕。他甚至经常在想,如果病毒爆发时,袁斌在昆明得到了原型药剂,这个世界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这问题注定不会得到答案。得知苏浩的来历后,王启年已经毁掉了时空穿梭机的制造图纸。即便那张图纸保留下来,也会因为无法准确定位难以真正进入目标时空。
现在,王启年关注的对象已经变成了牢笼中的野人。原因很简单,在这头巨兽体内,他竟然发现了黑色颗粒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