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录事一职隐玄机(5 / 5)
“韦坚?”
杨慎名顿时明白了前因后果。
韦坚能得李隆基看重,靠的是漕运,直接点说,就是能给三郎皇帝送去钱粮。若杨慎名能在洛阳做得漂亮,证明他们杨家在送钱粮上不逊于韦坚,自然就可以得到李隆基的赏识。
虽然没有正面同李适之、韦坚等冲突,但却是间接帮了李林甫一把,李林甫也希望有善财计者支持。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洛阳的灾情报到长安去,中枢却几乎没有什么动静。
故此,洛阳城看似小小的灾民安置工作,实际上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于系到大唐中枢两方力量的消长平衡。
“而且,叶畅向来与韩朝宗等较近。”杨慎矜这时又笑了一下:“奇怪的是,韩朝宗一直不举荐叶十一为入流之官,多是寻他临时出谋划策。说来好笑,韩朝宗还以识人荐人闻名于世,先有李太白,后有叶十一,都与之失之交臂
当初李白为求出仕,给以识人荐人闻名的韩朝宗写信,便是后来的千古名篇《与韩荆州书》,只不过韩朝宗大约是觉得此人言过其实,并未举荐他。杨慎矜拿这件事情来背后嘲笑韩朝宗,却不知道韩朝宗的真实用意。
叶畅与韩朝宗亲近,韩朝宗又与李适之亲近,故此,能将叶畅拉来为自己效力,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削减了李林甫政敌之力。
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如今就看,这位叶十一郎究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还是有真才实学了。”杨慎名意识到此举的真正意义,叹息着说道。
叶畅有几分真才实学,杨慎名等着看,城外的灾民们同样等着看。
这些灾民来自于洛阳周边数县,叶畅抵达时,恰好是放晨粥之际。
这群衣裳褴褛的灾民,一个个缩头缩脑,用火辣的目光,看着粥棚里的十几口大锅。
“大伙看好了。”
一个差役呦喝了一声,然后抓起根长筷子,插进了粥锅之内。
只见那长筷子在粥锅里歪歪扭扭,虽然有些斜,却没有倒下去。
这证明施放的粥米多水少,那些灾民们发出轻微的喟叹声:今日这一餐,算是能吃饱了。
发粥都是井然有序,没有什么争抢——叶畅在《灾后应急方略问对》中反复强调,灾后救援最重要的就是秩序,看过此文的杨慎名自然也非常重视。加上他本身也可以算是能吏,因此,叶畅看到的情形,还算是比较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