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哥听的不是歌(4 / 4)
生活的长卷,渐渐铺开。越来越多的人物,一个坑一个坑地填了进来。
被电视冲击的落语师,找到了专注单口互动的新生存方式。
扑街了的作家,找到了轻小说流行时代,不写轻小说的活法。(虽然‘妻离子散’)
失业了的卖冰块大叔,重新转型改卖雪糕,虽然在烈日底下擦汗的次数更多了,但“希望天气更热一些、生意能更好一些”的心情并没有改变。
没有人被淘汰,没有人被消灭。被消灭的,只是没有抓住自己作为一个人、那份区别存在价值的人。
被消灭的,只是没有找到自己人生不可复制性的人。
虽然这本质上还是一部“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的文艺片,但是比世界上其他文艺片而言,这部文艺片展示出来的残害和碎片,都那么有美感。
权宝雅突然觉得很细腻,很有代入感。
是啊,复制和盗版,能够把歌复制过去,满足人们听到《メリクリ》这首歌的需求。
但是,靠复制,能够满足人们“欣慰地发现全东京的人都在听这首歌”的精神需求么?
不能。
复制和盗版,也能够把电影复制过去,满足人们看到《三丁目的夕阳》这部片子的需求。
但是,靠复制,能够满足人们“欣慰地发现世上有那么多人跟你一起赞这部片子”的精神需求么?
不能。
所以,电视,电影,互联网,无论怎么复制,总有马太效应的边际成本无法消灭到的角落。
那些宁静的角落,就是人类个性存在下去的意义。
一条被弹幕再创作之后的视频,已经不是当初up主上传的那一条了。